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36歲的高曉松跟17歲女選手結婚,可之後為什麽又離婚了?

36歲的高曉松跟17歲女選手結婚,可之後為什麽又離婚了?

清華才子高曉松的感情生活是極其豐富的,這可能是古今中外所有才子的***同點吧:浪漫、風流、多情。

高曉松光是明媚正娶的婚姻都有兩段,而且都是那麽富有傳奇色彩。

他的第壹任妻子叫沈歡,對外經貿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高材生。高曉松後來回憶起他的第壹段婚姻說,當初他和沈歡是壹見鐘情。有壹天,高曉松開車在對外經貿大學校門外閑逛,突然就看見了沈歡,有壹種驚為天人的感覺。第二天,高曉松經朋友介紹認識了沈歡,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僅僅只過了三天,沈歡就被高曉松征服了,於是他們就這樣的結婚了。

那壹年是1999年,高曉松30歲。

只是,這段感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三年後他們離婚了。

高曉松沒有說起過和沈歡離婚的原因,不過從離婚後高曉松的痛苦表現來看,也許提出離婚的是沈歡。畢竟作為律師的她工作壓力也是很大的,很難照顧到家庭生活,而高曉松在這方面也不能給她更多的幫助。

高曉松的第二任老婆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夕又米,這怪怪的名字顯然不是她的真名。她在認識高曉松之前叫徐珊珊,認識高曉松之後改名為徐粲金,高曉松將她名字中的“粲”字拆解為“夕又米”,於是她有了這個獨特的愛稱。

高曉松和夕又米是在深圳選美小姐大賽中認識的,當時夕又米只有17歲,是參賽選手;而充當大賽評委的高曉松當年已經36歲了,兩人之間相差19歲。

夕又米壹出場就引起了高曉松的註意,17歲正是花壹般的年紀,再加上夕又米的長相又相當漂亮,她的每壹個部分都符合了高曉松的審美標準。高曉松於是展開了對夕又米狂轟濫炸般的愛情攻勢,年幼的夕又米淪陷在他的溫柔之中了。

高曉松當年對夕又米愛得有多深,從壹件事情中就可以看出來。高曉松在壹次和朋友聚會時,漏出手上的壹個個傷疤,那是他用煙頭自己燙上的,每壹個傷疤都代表著他對夕又米的癡情。

夕又米家境不錯,可只有中專學歷,顯然不能被高曉松這樣的高知家庭接受。為了和夕又米結婚,高曉松動了壹番心思。他將夕又米送到美國留學,將她包裝成留美學生,順利通過了家庭的審驗。

高曉松和夕又米在美國同居期間,夕又米意外懷孕了,兩人在美國秘密結婚,之後19歲的夕又米生下了女兒。

婚後的高曉松和夕又米過了壹段甜蜜幸福的日子,高曉松也是在各種場合秀出對夕又米的恩愛。正當人們都認為這是壹段天長地久的愛情的時候,2013年,高曉松突然宣布和夕又米離婚了。

這次離婚應該是因高曉松而起,因為夕又米是壹個骨子裏相當傳統的女人,信奉壹生壹世壹個人的那種愛情和家庭。而且,婚後的夕又米又極其依賴高曉松的照顧,高曉松也說過,年紀還小的夕又米的壹切都是他塑造的。

不知道高曉松和夕又米離婚的具體原因是什麽,可能風流爛漫的他對夕又米已經激情不再了。普通人的婚姻尚且要經受七年之癢的考驗,像高曉松那樣浪漫的人就更難做到壹生都陪著壹個女人了。所以,正如當初的感情來得快壹樣,他的兩段感情也去得快,就像那漲潮時的海水,起起落落。

高曉松提出離婚對夕又米的打擊相當大,可以想象這樣壹個毫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女人當初都是怎樣才從感情的巨大傷害中走出來的。不過,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夕又米利用自己在 時尚 領域表現出的天賦,進軍設計行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早在幾年之前,夕又米(也許這個時候該叫她徐粲金了)已經是身價過億的女強人了。

如今的徐粲金和漂亮乖巧的女兒幸福地生活在壹起,而五旬開外的高曉松的感情依然沒有歸宿。世上的事情往往都是禍兮福兮,如果今天的徐粲金還和高曉松生活在壹起的話,她可能還是高曉松心中那個壹無是處的花瓶。

人家的私事,外人無權評說!

靜坐常思已過,閑談莫論人非!

不能因為現在網絡環境寬松了,媒體也對話題進行引導擴散,就亂了自己!

曉松家學深厚、博聞強識、學貫古今。如果機緣巧合,可以成為壹代大家。

只是他也很貪玩,偶然打開了壹個世俗的口子,所以又在人間氤氳的煙火氣中走了很遠。

音樂、美女、詩歌,這些人間媚而不俗的東西,便壹直跟著他。

但是,我覺得他還是很仙兒的,有超越現世的領悟,有不受束縛的自由,他是真正屬於遠方的存在。

於是,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他的婚姻。就像七仙女與董永,就像白娘子與許仙,人界和仙界似乎永遠有填不平的鴻溝,而曉松是屬於仙界的。

壹個思想強大的人,他會更喜歡自由穿梭在自己的世界裏,與古往的先賢相往,與未來的智者相對話,與李白喝壹杯小酒,為貂蟬譜壹首新歌。

現實對他的牽絆確實很少。不是常常不愛,而是常常不在。

我也祝福夕又米,人間沒什麽不好,人間值得。吃壹頓法餐的快樂和吃壹頓麻辣燙的快樂也沒太多的不同,唯壹不同的只是別人看法而已。

“世間情動,不過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當啷響 ”,等到水化了,也要壹杯飲下,互道珍重。

在歲月,相敬如賓。在江湖,各自安好。這也是愛情最好的交代。而婚姻,是愛情的附屬品。

高曉松是清華高材生,多才多藝博古通今見多識廣真的是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人,17歲的妻子只是個中專生,生理年齡沒什麽問題,但是兩人在學識上的巨大差距會導致三觀嚴重不合,三觀不合很難在壹起生活很久,所以離婚。

在愛情面前,年齡差什麽的,壓根不存在,今天要說的這對相差19歲,他們就是高曉松與前妻夕又米(本名徐粲金)。

別看“夕又米”名字很奇怪,但其實也就壹普普通通的女孩,與高曉松的婚姻讓她不停被人叫做“高曉松太太”。

無論媒體還是周圍好友,對夕又米的認知,永遠基於“高曉松”這三個字。

接下來,就來說說夕又米是如何撕掉“高曉松前妻”這個標簽的。

1988年出生的夕又米,從小就活潑好動,而且對學習沒什麽興趣,其他同學也許回到家在做卷子,而她卻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看看雜誌、聽聽流行音樂等等。

特立獨行的夕又米,在同學們都在專心備戰高考時,卻突然跑去參加選秀節目,雖然成績平平,但卻吸引了評委高曉松的註意。

在高曉松看來,這個姑娘很特別,所以在後臺,他主動問夕又米要了聯系方式,並且壹直保持著聯系。

面對高曉松的瘋狂追求,夕又米很快就“淪陷”了,此時夕又米才差不多17歲,但高曉松的家庭並不能接受夕又米。

所以,為了提高夕又米的各方各面,高曉松決定帶夕又米前往美國深造,此時雙方家長看到如此行徑,也大概都能明白高曉松對夕又米的真心實意,雖然兩人差了19歲。

2007年,深造完的夕又米終於跟高曉松步入婚姻殿堂。

為什麽夕又米願意嫁給高曉松,也許跟她的生活經歷有關,10歲開始,夕又米就獨自在北京讀書,身邊長期缺乏某種關愛,所以面對無微不至的大叔,夕又米感到了“溫暖”。

在年底,夕又米就生下了壹個寶貝女兒,但夕又米壹點都不高調,平時深居簡出,就連老師同學還是在多年後才知道夕又米是高曉松妻子的事情。

婚後的高曉松也十分寵溺夕又米,時常在跟朋友大談特談時接電話,而第壹句總是“老婆我愛妳”。

至於為什麽高曉松跟夕又米年齡差19歲還能如此相愛?

除了本身的愛情之外,還有壹點就是兩人思想價值觀差不多,而且高曉松也曾經公開說過夕又米由於年齡太小,所以很多觀念都是高曉松灌輸的,這就相當於“養成”模式。

高曉松對夕又米的世界觀進行灌輸、改造,使其跟自己的價值觀契合,但事情豈能全如高曉松設想的那樣如意。

就在成婚後的第七年,兩人公開離婚聲明,從聲明來看,應該是和平離婚。

她秉承著“壹生只愛壹人”的理念與高曉松結婚,但高曉松卻在結婚後感覺不到快樂,難道這位妻子並沒有被高曉松“改造”成他心目中的樣子,所以產生了矛盾?

正如夕又米文中所說的那般,離婚讓夕又米的世界直接坍塌,不僅是物質生活,還有她“壹生只愛壹人”的愛情觀。

高曉松有豐富的內心生活,他曾回憶說,小時候早餐時我們家人是安靜的,幾乎不說話,大家都邊吃早餐邊讀書看報;成家後,閑暇在家時,會壹個下午待在書房,彈幾個小時的吉他、看好多部影片,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這時候他並不需要任何人,包括妻子。

高曉松已經能夠在俗世喧囂與靜悟閑禪中自由切換,而他的妻子很年輕,正是壹杯奶茶也要與愛人甜蜜分享的年紀,她的世界需要很多的陪伴來填充,所以在自控力上,兩人並不在壹個節奏上。

高曉松有強大的自我,表現在感情上也是自私的,他認為婚姻不能指望別人給妳幸福,別人填充妳的世界,他並不珍視有煙火氣的平凡婚姻,當他感受不到快樂,會堅定的離開。他的妻子離婚後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在哭泣委屈的同時錘煉出了自己的精神品格,學會了更愛自己,創立了個性 時尚 品牌。

人生是時間、經歷、體驗和選擇,他們的結合、分開讓他們成為了更好的自我,其中那些不為人道的曲折就像不斷稀釋的茶已經不重要了。

男女之間的分手、離婚無非兩個原因:

1.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

2.始終無法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

別人的私生活,不好隨意揣測。相信兩個人的結合是因為愛情,有過幸福的婚姻生活。選擇分開,也是出於理智的選擇。兩個人的離婚,善後良好,沒有狗血,沒有互撕,保留體面,都有了新的生活,贊。

離婚這件事其實很正常.大多數人但不包括三無人員.都有離婚的沖動.這是很符合人性的.不管有錢還是有才更包括有權的都在這樣做.

雖然這樣和中國的價值觀背離

但這應該就是人性.

話說回來這是婚姻的本質.大多數人都認為婚姻是相互恩愛.但婚姻總歸趨於平靜.我們應該把平靜作為婚姻的幸福.而不是轟轟烈烈是婚姻最好的體現.

有句話特別有意思.婚姻是相互索取.相互利用.我圖妳的錢.妳圖我的美貌.等等

這應該就是聖過愛情的婚姻吧

我想這就是激情和愛情的區別。

激情源於顯而易見的東西,她的美貌、她的聲音、她的肌膚、她秀發、她的身材、她嫵媚動人的壹動壹笑;激情源於他的帥氣、他的淵博、他的地位、他的權利、他的腰纏萬貫…

妳可以因為這些對ta產生突然的癡迷,想快速擁有或者占有,來讓自己更快樂。

愛情源於更多猛的發現不了的東西,ta的善良,ta的踏實,ta的真誠,ta的專壹……更多的是品質,需要相處下來才會發現。

高先生和女選手更多地像激情碰撞在了壹起。高先生出身名門,書香世家,博學多才,性格不羈,是壹個個性十足的名人。女選手我們不太了解,但是我們知道她年輕、貌美、有活力。

他們是被對方的名氣或美貌吸引在壹起。

但是真正過日子是充斥著各種繁瑣事情,兩個人在處理日常生活中問題時會壹點壹點發現對方的品質。他們匹配嗎?

都說互補的人在壹起才好,我認為不是,是相近的人在壹起才會長久,***同話題多、三觀相近、即使在壹起不說話也很踏實。

始於激情,磨於日常,斷於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