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的拼音是dào,組詞有掩耳盜鈴、欺世盜名、雞鳴狗盜、盜亦有道、江洋大盜、監守自盜、盜名暗世等。
1、掩耳盜鈴,是壹則漢語成語,出自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自知》。該成語原意為捂著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家的鈴鐺,後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是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其結構為連動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定語、狀語。
2、欺世盜名(拼音:qī shì dào míng)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荀子《荀子·不茍》。欺世盜名指竊取名譽,欺騙世人。含貶義;在句中壹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3、雞鳴狗盜(拼音:jī míng gǒu dào)是壹個漢語成語,該成語出自於《史記·孟嘗君列傳》。該成語原意指學雞鳴叫以騙人,裝成狗的樣子盜竊;後來比喻低賤卑下的技能或行為,亦指具有這種技能或行為的人。在句子中壹般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4、盜亦有道(拼音:dào yì yǒu dào)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莊周《莊子·_篋》。盜亦有道指盜賊也有其為盜的準則。含褒義;在句中壹般作主語、分句。
5、江洋大盜,漢語成語,拼音是jiāng yáng dà dào,意思在江河湖海搶劫行兇的強盜。出自《初刻拍案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