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胸有成竹是什麽意思查字典

胸有成竹是什麽意思查字典

胸有成竹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釋義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裏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裏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近義:成竹在胸、勝券在握 、心中有數

反義: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心中無數、茫無頭緒。

出處宋 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宋 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壹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詩:“ 與可 畫竹時,胸中有成竹。”後以“胸有成竹”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 清 孔尚任?《桃花扇·迎駕》:“胸有已成之竹,山無難劈之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壹○五回:“但是看 承輝 的神情,又好像胸有成竹壹般。” 蘇曼殊?《絳紗記》:“余鞠躬謝不敏,不知余舅父胸有成竹矣。” 峻青?《海嘯》第三章:“ 老宮 相信,這件事, 大老姜 早在他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就深思熟慮過了,而且已經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