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寫作素材
關於風雪的描寫:主要有兩個作用,壹是為人物活動渲染氣氛,二是推動情節發展。第壹點,烘托了林沖殺敵報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壯氣氛。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草料場烈焰騰空。山神廟前,雪地上濺滿鮮血。這時,林沖毅然決然地順大路投東而去,奔上梁山,這是多麽悲壯的情景啊!第二點,情節的發展與風雪密不可分。因為風大雪緊,林沖想喝酒驅寒,才會在沽酒途中看到山神廟。因為風大雪緊,草屋被風吹雪壓而倒塌,林沖才被迫到山神廟安身。為了擋風雪,林沖才用大石塊靠住廟門。為了避風雪,陸虞候壹夥才直奔廟裏來,等等,描寫風雪的筆墨雖不多,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因素 壹、導入 “路見不平壹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聽好漢歌,胸中會湧起壹股沖天的豪氣,甚至讓我們這些文弱書生也恨不能捋起衣袖、拔拳懲惡。但是,《水滸》中卻有這樣壹位英雄,該出手時出不了手,舉起了拳頭又放 手。他,就是80萬禁軍教頭林沖。 ppt1: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 像“浮梗”壹樣悲涼的身世,像“轉蓬”壹樣難求的功名。春風得意的林教頭為何會生出這等感嘆呢? ppt2:林沖初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地位顯赫,家室美滿。然而“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因美眷賈禍,“脊杖二十,刺配滄州”。前往滄州途中,堂堂禁軍教頭,被兩個鬼魅似的小人整治得苦不堪言,可林沖壹路咬牙隱忍,歷經艱辛,到達滄州。 (設計意圖:“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是林沖在梁山好漢朱貴酒店的墻壁上題寫的詩句。以此為關節,聯系林沖的昨天和今天,為文本解讀作鋪墊。) 二、解讀 (壹)滄州遇故舊 到了滄州,見到了故人李小二,自然提起了往事。這時怨氣沖天的林沖,又是如何敘述自己遭遇的呢? ppt3:“我是罪囚,恐怕玷辱妳夫妻兩個。”“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壹場官司,刺配到這裏。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 1.他自認“罪囚”,他真的認為自己有罪嗎?無罪何以認罪?(怕給自己、給別人招惹是非,足見他的厚道、克己。) 2.設身處地想想,如果妳是林沖,會怎麽稱呼高俅?如果換作李逵又會怎樣稱呼?林沖卻稱“高太尉”, 為什麽?(常人稱作“高俅那廝”“高俅老賊”,林沖卻稱高俅為太尉。這種彬彬有禮的背後是壹種油煎般的苦痛,然而他也認了,因為他要茍延殘喘,要掙紮地活下去。) 3.“未知久後如何”,他想說“久後”是未蔔的,是嗎?他會有“久後”嗎? (由教頭變為罪犯,他以為這是高俅對自己陷害的極限,因而他認為眼前是平穩的,認為自己熬過刑期,回到東京,家人團聚,也許能重振家業。他真的沒有去想、也不願去想高俅的趕盡殺絕!) (設計意圖:林沖是個精細之人,然而他在言語之中不經意地流露了他的世界圖景。通過引導學生品味這些只言片語,壹方面認識林沖,壹方面養成品讀小說的習慣。) (二)酒店密謀害林沖不管林沖用怎樣平靜的口氣敘述此事,不管林沖用怎樣平和的心態對待此事,他都告訴了李小二壹個事實:他與高俅有仇。於是小二才會關註到遠道而來的陸謙壹夥,於是才會有李小二隔墻偷聽的精彩片段。播放電視劇中的這個片段,並請學習小組討論、交流: 1.對於這壹情節,電視劇和小說的敘述上有什麽差異? (電視劇中李小二偷聽被發現,受到恐嚇後,不敢對林沖直言,而只是婉言暗示,但林沖似乎沒明白,還是心安理得地去接管了草料場。小說中,林沖明知管營等有陰謀,但還是帶著疑惑,心存僥幸地去了。) 2.妳覺得哪種敘述能更好地凸現人物性格、凸現小說主題 (電視劇設置懸念,使故事跌宕起伏、引入入勝,意在情節;小說中林沖道:“卻不害我,倒與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又壹次提到不知何意。小二已經告訴他有陰謀,他還幻想得過且過,這樣的敘述意在人物與主題。)(設計意圖:有效利用影視資源,輔助文本解讀。讓學生在比較中激發興趣,從而更好地領悟作者匠心。)(三)林沖接管草料場風雪之中,林沖以壹種怎樣的心態來到草料場?8~l0小節中有壹些關於林沖的耐人尋味的語言和動作,妳能找到嗎? ppt4:“這屋如何過得壹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喚了泥水匠來修理。”“神明庇祜!改日來燒紙錢。” 在這樣的話語中,我們能感受到什麽? (大難臨頭,林沖卻想安穩過冬,卻想山神庇祜自己可以在此安穩度日。)ppt5:“將火炭蓋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到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 ”“恐怕火盆內有火炭延燒起來,搬開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時,火盆內火種都被雪水浸滅了。”“依舊把門拽上,鎖了,望那廟裏來。”從這些細微的動作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什麽呢?(“蓋”,怕著火;在曠無人煙的地方,“拽上”門,這還不夠,又上鎖;先前已蓋了的火炭,因草屋塌了,還要用手去“摸”,探探有沒有火星;壹間崩塌的草屋,離開時,還要“拽上”“鎖了”。林沖真是太謹慎、太盡職。)小說為何刻意表現林沖的謹慎、盡職 (小說想告訴我們,林沖是多麽忍辱負重、克制內斂。他只想安心做壹個囚徒—— 壹個模範的囚徒。這與下文的血刃仇敵形成強烈的反差,以渲染主題。) (設計意圖:所謂“細微處見精神”。通過發現、探究,既認識到精彩的細節描寫是明清小說走向鼎盛的壹個重要元素。又感受到無論是小說的創作還是小說的解讀,都要在細微處下工夫。) (四)壹腔怒火刃仇敵 就是這樣壹位茍且容忍,心存幻想,牙斷往肚吞、血流往嘴咽的林沖,卻為朗朗乾坤所不容。高太尉逼他,高衙內逼他,好友陸謙逼他,管營、差撥也逼他。逼,猶如壹張巨大的網,使林沖無處藏身。於是他大吼壹聲:“殺人可恕,情理難容。”在火光白雪的映照下開始了他的復仇。這是最驚心動魄、最淋漓盡致的壹個片段。請壹位像“林沖”的同學,用他的聲音演繹這壹段落。(也可以讓學生聽聽田連元的評書。) 用心體察,可以發現,林沖不愧為林沖,殺人也有講究。林沖先殺誰,後殺誰?先後順序是精心設置還是漫不經心的?(先搠倒差撥和富安,再殺陸謙。先收拾次要角色,再對付主要敵人。差撥是殺害林沖的陰謀的直接獻計與執行者,富安是陸謙的伴當,是個走卒,他們都聽命於陸謙。陸謙不僅是主謀,還是背叛朋友的 *** 之徒。) 殺人的武器有講究嗎? (前二入用花槍利索地結果了.而殺陸謙則用那口解腕尖刀。為什麽?用尖刀,距離短,更“把尖刀向心窩裏只壹剜”— —解恨,痛快。尖刀本為復仇準備.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殺陸謙前為何還要宣言“殺人可恕,情理難容”? (殺人本不可恕,但妳陸謙“情理難容”。所以“殺人可恕”。論情,妳我自幼相交,情同手足,自不當背棄我;論理,我遵紀守法,規矩做人,妳也不當助紂為虐。這句話,不但是說給陸謙聽的,也是說給全社會聽的。從東嶽廟受辱以來的種種新仇舊恨、種種酸楚義憤,全都落到這句話。先前林沖的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現在終於求無所求、忍無所忍。) (設計意圖:“手刃”的順序與武器,本似無趣,細加品析,也另有滋味;“手刃”的宣言,很耐入尋味,自當認真品讀。) 三、描述林沖壹路向我們走來,我們見證了他的辛酸苦楚,我們也見證了他的淋漓酣暢。面對這樣的林沖,我們不想說點什麽?不想寫點什麽?附: (壹) 直到那壹夜風雪 多少年來壹直對著長風飛舞的紅纓, 終於得飲人的鮮血; 多少年來胸中的那壹股隱忍的不平之氣, 全被葫蘆裏的烈酒燒成仇恨。 痛快! 痛快!! (二) 畢竟天生是男人!錦衣玉食,不曾銷得胸中那些豪情。 忍氣吞聲,也不曾走了那壹腔鐵血。 痛快! (三) 林沖不是莽夫。熟讀兵書戰陣,當然懂得為將的理智和謹慎。 壹個“忍”字更是用到極致。 忍,林沖會忍, 狠,林沖夠狠! (四) 壹忍再忍忍難忍,恨將花槍舞! 三思再思思難歸,愁把水酒醉。 (設計意圖:寫,不僅是學生的自我對話。也是其思想的修正和升華。) 四、結束 ppt6:“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 金聖嘆”“奇”在何處?奇就奇在壹個“逼”字,逼良為娼,逼民為盜。官逼民反,民不能不反,這是《水滸》的主題,也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