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裏糊塗的意思是認識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處於模糊不清的狀態。
“糊裏糊塗”是壹個漢語成語,漢語拼音hú lǐ hú tú,近義詞:渾渾噩噩、稀裏糊塗,反義詞:明明白白、清清醒醒。作定語、狀語;指對事物認識不清。
糊裏糊塗的成語故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壹回:有人來算命時,他壹壹告訴我的話,隔壁預先埋伏了人,聽他說壹句,便寫壹句。這個人筆下飛快,壹面說完了,壹面也寫完了。至於那以後的批評,是糊裏糊塗預寫下的,靈不靈那個去管他呢。寫完了,就從那小洞口遞到抽屜裏,我取了出來給人,從來不曾被人窺破。這便是我的法子了。
含糊裏糊塗的例句
1、小明做事總是糊裏糊塗的。
2、弟弟做事糊裏糊塗,常把事情搞得壹塌糊塗。
3、弟弟做事糊裏糊塗,令媽媽十分擔心。
4、他壹覺醒來,就糊裏糊塗地把褲子當衣服穿了。
5、他思想上糊裏糊塗,生活上懶懶散散。
6、小明沒有經過考慮,就這麽糊裏糊塗地答應了。
7、小明糊裏糊塗地看書,可是什麽意思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