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洞簫是什麽意思

洞簫是什麽意思

洞簫:洞簫是簫的壹種,吹管氣鳴樂器。

唐代以前,笛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現了前面六孔、旁邊壹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時笛簫概念基本分開,橫吹為笛。豎吹為簫。

洞簫為吹管樂器。管身竹制。最初僅有四個音孔,幾經改進而為六孔,正面五孔,背面壹孔,上端開壹吹孔。發音清幽,用於合奏或獨奏。古時稱無底的排簫為“洞簫”,後世則稱竹制單管豎吹的為“洞簫”。相傳洞簫出於羌中,漢時稱“篴”(笛)或“羌笛”。

今日洞簫之源乃是漢代的羌笛。唐代詩人王之煥《涼州詞》中有"羌笛何須怨楊柳"的詩句,"哀怨"便成了前代羌笛和今日洞簫所善於表達的情緒。

今日與簫同類的樂器尚有日本的尺八、福建的洞簫(亦稱閩簫或南音尺八)、貴州的玉屏簫和同古琴合奏的琴簫。洞簫內徑約1.6厘米,尺八和閩簫上端的內徑約為2.1厘米,玉屏簫內徑約為1.1厘米,琴簫的內徑初為1.1厘米,如今約為1.4厘米。

內徑不同,音色也就各異。尺八和閩簫的音色渾厚,玉屏簫的音色尖細,琴簫的音色秀雅,洞簫的音色清亮秀美。

簫同笛的發聲原理完全相同,即:從口縫中噴出的氣流(即口風)至簫笛吹口處,經過吹口尖棱的分劈後產生渦旋而形成沒有穩定音高的邊棱音。邊棱音再經過管內氣柱的諧振,就可獲得穩定的音高。

簫和笛由於激振方法的差異,***鳴方法的不同(笛貼有笛膜,簫卻無),不僅音量相差懸殊,音色也就迥然不同。笛子的音色粗獷、高昂、清脆、嘹亮,而洞簫卻柔弱、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