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兵字的拼音

兵字的拼音

“兵”字的拼音是 bīng。

壹、釋義

1、武器:“兵”字的本義是指作戰用的武器,如“厲兵秣馬”。

2、士兵:“兵”也可以指手執武器的人,即士兵,如“兵種”。

3、軍隊:“兵”還可以表示軍隊,如“兵法”。

4、戰爭:“兵”也可以表示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事物,如“兵火”。

5、策略:在壹些成語中,“兵”也可以表示策略、計謀,如“兵不厭詐”。

二、組詞

1、士兵:指軍隊中的基層戰鬥人員。

2、兵法:指古代中國的軍事著作,也可以指軍事策略和戰術。

3、兵種:指軍隊中按照不同任務和裝備劃分的不同類型的部隊。

4、兵器:指用於戰爭或其他暴力行為的武器和工具。

5、兵馬俑:指中國古代秦始皇陵中的陶俑,被認為是古代軍事力量的象征。

三、歷史典故

草木皆兵:這個典故出自《晉書·苻堅載記》。東晉時,前秦苻堅率領九十萬大軍攻打東晉。東晉以謝安之侄謝玄為先鋒,率領經過七年訓練,有較強戰鬥力的“北府兵”八萬人沿淮河西上,迎擊秦軍主力。

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誰料,秦軍前鋒在洛澗被晉軍擊敗,損失慘重,軍心動搖。苻堅得知後,登上壽陽城頭,觀察晉軍軍情。他看見晉軍布陣嚴整,士氣高昂,再望八公山上,草木皆像士兵壹樣。苻堅回過頭對弟弟苻融說:“這是多麽強大的敵人啊!怎麽能說晉軍兵力不足呢?”於是,苻堅下令秦軍在壽陽城後列陣。

謝玄見秦軍後移,就令晉軍渡過淝水突擊秦軍。秦軍大敗,苻融戰死,苻堅中箭,秦軍爭相逃命,自相踐踏,死傷無數。那些僥幸逃脫的士兵,壹路上聽到風聲和鶴鳴,都以為是晉軍追來,因此晝夜不敢停歇,慌不擇路,風聲鶴唳,草芥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