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技術產業是未來數年中國經濟戰略的核心。OMA已參與該產業空間的設計規劃超過25年。由1996年洛杉磯環球影城總部設計開始,接著2012年北京中央電視臺總部大樓設計,直到近期為從印刷出版媒體邁向數字媒體的Axel Springer在柏林竣工落成的新媒體園區設計,創新技術產業項目已成為OMA作品的壹個核心部分。
騰訊 前海五帶壹城項目
騰訊於1998年創立,現為全球最大互聯網公司之壹。展望公司未來的增長,騰訊決定興建壹個可容納八萬名雇員在內工作、四分之壹員工在內居住的新產業園區。根據競賽任務書,新園區的總建築面積為250萬平方米,將於深圳市前海地區形成壹個獨立的騰訊城。在參與新園區設計競賽過程中,OMA深思著以下幾個問題:如何創作出可展現騰訊形象之余,又能隨著時日變遷仍然具有充分的靈活性的總體規劃設計?該如何為壹家自身結構變化的速度快於總體規劃設計的公司作出總體規劃?如何能讓更多市民大眾可接解到中國的創科產業?
項目位於大鏟灣半島壹幅2.5公裏×500米的長條矩形的空置土地之上,面向猶如壹個半圓形觀眾席的前海灣。我們將園區想象為壹個舞臺,於前海中央商務區觀眾的眼前上演出多姿多采的各種活動。設計的重點在於把前海灣半圓形的濱水路徑延伸至大鏟灣項目基地的意圖,通過在其中壹邊加入慢行交通高架,而另壹邊則加入渡輪接駁,形成壹個圓滿的圓環路徑。此圓環路徑位置劃定出總體規劃內以公眾為中心及具代表性的功能部分。騰訊園區將沿著圓環路徑形成前海灣水岸公園的延伸,引領大眾前來,歡迎他們駐足園區半島的邊端欣賞這裏得天獨厚的景致。這裏也為騰訊公司創造了壹處可向前海灣展示其廣為人知的大型企業活動的活動場地。
在這個位置上,我們提出設計壹個象征創新和連結的建築結構:層疊串連的弧型大樓,內含會展中心、酒店、大禮堂及通往頂層的公***路徑等公***性功能。科學展覽館及數據中心將進壹步強調公眾體驗。這裏將是壹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區域,設置有多處公***空間,可供騰訊內部員工及普羅大眾用以進行各種規模的休閑活動。騰訊總部坐落於半島端部,位於整個圓環路徑的北面,俯瞰著整個園區及前海灣,標誌著半島上的城市天際線的末端。同時它也將基地內的公***領域與其余的辦公及住宅功能連結起來。
我們將圓環路徑以外的功能組織為與水岸平行的五個條帶。其中兩個條帶將容納騰訊的企業功能,包括辦公及研發設施。這兩個條帶可適用於建立各自分開的傳統裙樓及塔樓單體,或者打造形成壹個相互連通的辦公及研發設施網絡,可眺望低層的條帶、前海灣及大灣區。位於中心的是壹個混合用途條帶,采取架空處理並插入圓環路徑之中,從而可直接連至前海灣。兩條相對較窄的住宅條帶相互交織,形成向海濱敝開的壹個統壹的結構。這樣的合理布局可為日後發展提供最大化的靈活性,並促進功能之間的協同效應。
沿著五個條帶,在鄰近公***交通樞紐的戰略位置組織了與教育、 體育 及零售商業相關的特色功能業態。這些功能與條帶相結合,供租戶與居民使用的同時,鞏固增強條帶的形象。
圖片版權歸OMA所有。
Image courtesy of 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