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縮寫WWW是中文稱為"萬維網","環球網"等,常簡稱為Web。 分為Web客戶端和Web服務器程序。 WWW可以讓Web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Web服務器上的頁面。 WWW提供豐富的文本和圖形,音頻,視頻等多媒體信息,並將這些內容集合在壹起,並提供導航功能,使得用戶可以方便地在各個頁面之間進行瀏覽。由於WWW內容豐富,瀏覽方便,目前已經成為互聯網最重要的服務。
20世紀40年代以來人們就夢想能擁有壹個世界性的信息庫。在這個數據庫中數據不僅能被全球的人們存取,而且應該能輕松地鏈接其它地方的信息,以便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重要的信息。它引發了第五次信息革命。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這個夢想已經變成了現實。目前正在使用的最流行的系統叫"環球信息網。它的正式定義是"WWW is a wide-area hyper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 initiative to give universal access to large universe of documents."簡而言之,WWW是壹個以Internet為基礎的計算機網絡,它允許用戶在壹臺計算機通過Internet存取另壹臺計算機上的信息。從技術角度上說,環球信息網是Internet上那些支持WWW協議和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的客戶機與服務器的集合,透過它可以存取世界各地的超媒體文件,內容包括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資料庫、以及各式各樣的軟件。
理論上說來,環球信息網包括整個兩億人以上的Internet世界,它包含所有的Web站點、Gopher信息站、FTP檔案庫、Telnet公***存取帳號、News新聞討論區以及Wais資料庫。所以環球信息網可以說是當今全世界最大的電子資料世界,已經可以把World Wide Web當成是Internet 的同義詞了。事實上,壹般我們日常所說的"上Internet",其實指的就是連上World Wide Web。
1994年6月,北美的中國新聞計算機網絡(China News Digest),即CND,在其電子出版物《華夏文摘》上將 World Wide Web 稱為“萬維網”,這樣其中文名稱漢語拼音也是以 WWW 開始。萬維網這壹名稱後來被廣泛采用。在中國臺灣,“全球資訊網”這壹名稱則是比較直接的意譯。2009年,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使用萬維網服務,提供萬維網服務的公司壹般稱作域名主機服務商,比如中國萬維網就是中國壹家知名主機運營商,也是使用萬維網的漢語拼音作為網站域名的。
萬維網(亦作“網絡”、“WWW”、“3W”,英文“Web”或“World Wide Web”),是壹個資料空間。在這
個空間中:壹樣有用的事物,稱為壹樣“資源”;並且由壹個全域“統壹資源標識符”(URL)標識。這些資源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傳送給使用者,而後者通過點擊鏈接來獲得資源。從另壹個觀點來看,萬維網是壹個透過網絡存取的互連超文件(interlinked hypertext document)系統。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簡稱W3C),又稱W3C理事會。1994年10月在擁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稱號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建立者是萬維網的發明者蒂姆·伯納斯·李。蒂姆·貝爾納斯·李是萬維網聯盟(W3C)的領導人,這個組織的作用是使計算機能夠在萬維網上不同形式的信息間更有效的儲存和通信。
萬維網常被當成因特網的同義詞,但萬維網與因特網有著本質的差別。因特網(Internet)指的是壹個硬件的網絡,全球的所有電腦通過網絡連接後便形成了因特網。而萬維網更傾向於壹種瀏覽網頁的功能。萬維網的內核部分是由三個標準構成的:URL/HTTP/HTML
萬維網是壹個基於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檢索服務工具。 [1]這種把全球範圍內的信息組織在壹起的超文本方法,不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樹狀結構,也不是按圖書資料管理中的編目結構,而是采用指針鏈接的超網狀結構。超文本結構通過指針連接方式,可以使任何地方之間的信息產生聯系,這種聯系可以是直接的或間接的,也可以是單向的或雙向的。所以檢索數據時非常靈活,通過指針從壹處信息資源迅即跳到本地或異地的另壹信息資源。不僅如此,信息的重新組織也非常方便,包括隨意增加數據或刪除、歸並已有數據。[2]
萬維網上需要單向連接而不是雙向連接,這使得任何人可以在資源擁有者不作任何行動情況下鏈接該資源。和早期的網絡系統相比,這壹點對於減少實現網絡服務器和網絡瀏覽器的困難至關重要,但它的副作用是產生了壞鏈的慢性問題。
萬維網不像某些應用軟件如HyperCard,它不是私有的,這使得服務器和客戶端能夠獨立地發展和擴展,而不受許可限制。1993年4月30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宣布萬維網對任何人免費開放,並不收取任何費用。兩個月之後Gopher宣布不再免費,造成大量用戶從Gopher轉向萬維網。
詳情參考
/link?url=QgJPwop_FIV7esFWQCmhMhJQge2iz_DdGuvOZudxi7h0HIO7ZdQdthPf7enQ-xOwi8UY9ESODwBjhIrqIpf-EcFvF0CQvFEoBktEfMZdj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