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X項目分類:
BMX小輪車,目前正規的比賽項目分為:
平地花式、極限場地、U形臺(半管道)、街式、土坡騰躍、泥地競速
按項目使用不同,BMX可分為三大類別:平地花式車、街式車、泥地競速車
不同項目的場地要求:
平地花式只需在水平地板平面上就可進行練習。
街式車則需要有壹定動作難度,或不同高度的組合道具,或指定的比賽場地內進行。
泥地競速則需要在指定的泥地競速比賽場地內進行。
BMX車種分類:
平地花式的設計較為靈活。提供大量空間給技巧動作使用。
街車的設計主要是以強度和適合跳躍動作為主要依據。
泥地競速由於不用考慮受力強度,主要是提升速度與轉彎靈活為主。
而不管是街車還是平花車,高質量與輕量化的零件配置是目前的流行趨勢。
車型壹:(FLATLAND)平花車,平地花式平面地板上做動作為主。
典型的平花車:
車型二:(STREET)街式車,在極限運動之中街式項目又分為極限場地、U形臺(半管道)、街式、土坡騰躍
典型的街車:
除此之外,在BMX家族裏還有08年新增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泥地競速。
競速車因為用途不同,所以和特技車的設計也有很大區別,主要的特征是齒速比較大(牙盤較大,飛輪較小)以得到高速。車架較長,因為不要求很大的強度主要是以較輕的材料來制造比如鋁合金和鈦合金,其次還有胎紋比較粗以在泥地上獲得更大的抓地力,有些競速車使用V剎且剎車在後三角的外部。這樣的車不適合用來玩特技。各地的車行老板,如果不是專門做小輪車的,他們大多數也不能很好的區分這幾類車,有些人可以區分但是出於利益還是會把競速車當特技車賣,很多新手都吃過這樣的虧,希望以後這樣的事情會減少。
典型的競速車:
車架:
平花車架較短,現在主流是前三角采用彎曲的上下管,或者幹脆打破以往的三角型布局結構而制造出異形車架,
增加空間以便做動作。材質以鋼為主,少量采用鋁合金和鈦合金。
街車車架較長,出於強度考慮,前三角基本還都 采用較傳統的直管三角形結構。材質絕大多數為鋼材,幾乎不使用其他的材料。
泥地競速車結構與街式相雷同,但整體配置重量比街式輕,受力強度比街式要弱,速度比街式要快。
火箭筒:
壹般稱之為火箭筒的輔助器,街式車多采用鋼質或鈦合金以承受如滑竿之類的高強度動作,表面光滑便於滑行。
平花車的火箭筒是提供車手額外踩踏和抓握的空間,不需要很高耐磨和強度所以多采用鋁質,表面采用增加摩擦的處理比如增加紋理或者附著砂紙。
泥地競速由於項目無需使用火箭筒,故不會配置。
齒盤、曲柄:
街式車與泥地競速所使用的齒數稍大,以用於在短距離需要加速度的動作,曲柄的長度也略長壹些,通常為175~180MM
平花車的加速機會少,齒數小而曲柄也較短,防止壹些動作碰腳,通常為155到168MM
車把:
車把的選用上,街式車會使用略寬的車把,把手也略曲。
平花車的車把則多為直(零角度),也有小角度的平花車把。
有時街車的車把可以用來玩平花,但是平花車把壹般不會用來玩街。
把立:
平花車的把立較短,或者有的車把已經具備了把立的結構使得車把的前移為0。這樣的設計為了動作的靈活。
而街車與泥地競速的把立較長,為了方便跳躍時的施力。
把立的材質基本都為鋁合金。
前叉:
街式車與泥地競速的飛躍動作居多,前叉片需要前移的,以增長輪距提供穩定及吸震。材質均為鋼。
平花車講究靈活與操控,前叉片無前移或少量前移,前花鼓位於車架頭管角度的切線正下方或基本處於正下方,
也就是 所謂的直叉或小角度叉。材質可以是鋼或者其他更輕的材料。有時街叉可以用來玩平花,但是沒見過用直叉玩街。
座包:
街式坐包使用大約分2類,場地型車手較喜歡又寬有大的吸收動作震動。街式車手側喜歡輕巧細小的坐包,以減輕重量。
平花車的座墊則屬於把手作用,坐管設置較高,十分多動作需要提著座墊使用。
從2008年開始,坐包坐管趨向輕量化設計,甚至也出現了壹些以使用鋁合金和工程塑料鑄造的壹體化坐包。
外胎、鋼絲:
街式車所使用的外胎較為壹般,大部分外胎是仿效摩托車形式,街式車使用的胎壓較低,但又必須防止落地撞擊所產生的蛇咬破胎。
平花車的外胎是整圈都具有紋路,主要提供花式練習時,與地面或鞋底增加摩擦,其胎壓可達120PSI以上,
極限小輪車目前均使用36根鋼絲與鋁合金車圈較為普遍。
後花鼓:
平花車的後花鼓頗有學問。高檔車的後花鼓內附離合器,也就是離合軸。在倒退滑行時,曲柄不會跟著倒轉
街式車使用的花鼓註重耐用,幾乎不用考慮後滑行倒退時的影響,但也有少數車手使用離合軸。
出於強度考慮,街車的後花鼓軸心通常是14MM,而平花和競速車為了減輕重量,通常都是 3/8英寸(約10MM)的後軸。
比較專業BMX小輪車,不論街式/平花/競速,後花鼓都是使用8~12齒的飛輪為主流。
護具:
具速度及沖擊的街式車項目,在護具方面則增加了護膝、護肘、手套、頭盔,頭盔還可依項目不 同而選擇其型式。
平花車所使用的護具也如同freestyle壹般隨性。踏板是最具殺傷力的零件,保護小腿的護具是極限單車最基本的裝備之壹。
剎車:
具前後剎車的街式車,其走線方式配合萬向旋轉器,可以於空中作多樣把手旋轉的花式。
有些車手則不使用旋轉器而用長線管代替,高檔的剎車線長度可以允許車把旋轉3圈以上,
就可以滿足大多數車手的要求,且重量輕結構簡單便於維護。
平花車壹般不裝後剎車(甚至於無需剎車)所以無需旋轉器。
前後剎車均以懸吊式為主,剎車感覺較順暢的懸吊式剎車在極限小輪車中仍是主流,V式剎車由於靈敏度過高反而不適合。
後剎車的位置多半是藏於後三角內,以避免造成動作的防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