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作者或出處:《孟子》
原文: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曰:“彼壹時,此壹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譯文或註釋: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他)說:“看樣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經聽到您講過,‘君子不該抱怨天,不該責怪人。’”
(孟子)說:“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必定有聖君興起,其中還必定有聲望很高的 輔佐者。從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頭,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按時勢(需要)而論,也該是可以有作為之時。(只是)老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 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臨今天這樣的形勢,除開我以外,還會有誰?我為什麽不痛快呢?”
註釋
[1]充虞:人名,孟子弟子。路:名詞作狀語。
[2]豫:愉快。
[3]尤:責怪。此兩句話出自《論語·憲問》,是孟子轉述孔子的話。
[4]彼壹時:指說那兩句話的時候,即在平常日子裏君子應抱哪種態度處世。此壹時:指離開齊國的時候,即主張不能實現,關系天下興衰治亂,不得不有憂天憫人的表現(見焦循《孟子正義》)。
[5]王者:指實現王道的理想聖君。自堯、舜、禹至商湯,約五百年;自湯至周文王、武王,約五百余年。名世者:又稱“命世之才”,指輔佐王者的傑出賢才。如:堯舜時的臯陶、稷、契;商湯時的伊尹;周武王時的姜尚等。
[6]周:此指周武王時代,距孟子生活時代約七百余年。
希望能幫到妳,請及時采納,謝謝~
2. 文言文《當今之時,舍我其誰》(孟子去秦到吾何為不豫哉)的翻譯是《當今之世,舍我其誰》吧?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他)說:“看樣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經聽到您講過,‘君子不該抱怨天,不該責怪人。’”
(孟子)說:“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必定有聖君興起,其中還必定有聲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頭,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按時勢(需要)而論,也該是可以有作為之時。(只是)老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臨今天這樣的形勢,除開我以外,還會有誰?我為什麽不痛快呢?”
3. 整篇文章的翻譯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他說:“看樣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經聽到您講過,‘君子不該抱怨天,不該責怪人。’”
孟子說:“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必定有聖君興起,其中還必定有聲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頭,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按時勢需要而論,也該是可以有作為之時。只是老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臨今天這樣的形勢,除開我以外,還會有誰?我為什麽不痛快呢?”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他說:“看樣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經聽到您講過,‘君子不該抱怨天,不該責怪人。’”
孟子說:“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必定有聖君興起,其中還必定有聲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頭,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按時勢需要而論,也該是可以有作為之時。只是老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臨今天這樣的形勢,除開我以外,還會有誰?我為什麽不痛快呢?”
4. 舍我其誰——什麽意思解釋 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壹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出處 《孟子·公孫醜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示例 我嫡孫也,欲立太子,~!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七十九回
舍我其誰 有多重含義:可以解釋為這個人做事很果斷,很勇敢,很自信,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也可解釋為這個人很驕傲,很自大,很傲漫,很輕狂,瞧不起任何人。
舍我其誰 我理解為:除了我之外難道還有其他什麽人能做到這樣完美嗎 。
5. 舍我其誰是什麽意思成語舍我其誰
註音shě wǒ qí shuí
釋義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壹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用法作謂語、分句;形容人敢於擔當。
結構復句式
年代古代
燈謎哪壹個是舒淇
近義詞非我莫屬、舍我復誰
同韻詞言出法隨、有去無回、發奮有為、瀾倒波隨、否極陽回、鳳翥鸞回、莫知所為、銜尾相隨、京兆畫眉、真贓真賊
6. 孟子,舍我其誰"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是出自《孟子·公孫醜下·十三》裏的壹句話,譯為: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②”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老師似乎有些不愉快的樣子。以前我聽您說過:‘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曰:“彼壹時,此壹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註釋]
①充虞:孟子弟子。
②此句是孔子之語,見《論語·憲問》。
[譯文]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老師似乎有些不愉快的樣子。以前我聽您說過:‘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孟子說:“那是壹個時候,現在是壹個時候。每五百年必定會有聖王出現,這期間也必定會有聞名於世的賢才。從周以來,已經七百多年了。按年數說,已經超過了;按時勢來考察,該出現聖君賢臣了。上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罷了,如果想讓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時代,除了我,還有誰(能擔當這個重任)呢?我為什麽不愉快呢?
7. 舍我其誰的名句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出處出自戰國?盂軻《盂子?公孫醜下》
釋義除了我,還有哪壹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絕不退讓。
解析故事說的是,盂子到齊國後,齊王很高興,並且任用了他。但盂子總感到不理想,於是決定離開齊國。但他在離開時,很希望齊王能親自出面來挽留他。盂子出京城臨淄到齊國西南部的晝地後,住了三天才走。途中有人問盂子為什麽這樣慢騰騰地,盂子說,我自認為還是太快了呢,我想齊王也許能最終改變態度,把我召回去。齊王如果用我,何止齊國的老百姓得到太平,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夠得到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