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阮既為姓氏,又是壹種樂器名,還可解為閩南話和湖南常德話中的"我",“我們”。
3.樂器阮有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之分,將其組合起來便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
4.中阮、大阮應用廣泛,小阮和低音阮幾乎不用。
5.阮始於宋代,元代阮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
6.近年來研制的新大阮,增大了***鳴箱和面、背板的拱度,顯著增強了表現力,可供獨奏使用。
7.阮:阮是壹種漢族傳統樂器,阮鹹的簡稱。
8.相傳西晉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
9.四弦有柱,形似月琴。
10.始於唐代,元代時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
11.阮,阮鹹的簡稱,還有壹意即長頸琵琶,形似今之月琴,和從龜茲傳來的曲項琵琶不同。
12.西晉竹林七賢之壹阮鹹善彈琵琶,唐代開元年間從阮鹹墓中出土銅制琵琶壹件,命名為“阮鹹”,簡稱“阮”。
13.結構是直柄木制圓形***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
14.唐時琵琶是軍中傳令之器,故有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