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意思是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也不能保全。
此句出自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言語》。
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譯文孔融被逮捕,朝廷內外非常驚恐。當時孔融的兩個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兒子仍然在玩琢釘遊戲,壹點惶恐的樣子都沒有。孔融對使者說:罪責可以僅限於自己壹身,兩個兒子可以保全性命嗎?他的兒子從容地進言說:父親難道見過傾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不碎的鳥蛋嗎?不壹會兒逮捕他們的差役果然也到了。
成語寓意後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語用,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造句
1、我覺得第壹,內心壹定要有做好防範系統風險的準備,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妳對系統風險裝作沒看見,那必死無疑。
3、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整個聯賽都是這樣,其中俱樂部的壓力可想而知,大同女乒,無疑是遇到了來自聯賽和經濟環境雙重壓力的夾擊。
4、她決心在大棋盤上悄悄挪動壹下自己的位置,這壹挪既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輕則於事無補,重則掀翻棋盤,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6、否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城門失火必然殃及池魚。
7、就這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風言風語也不時地灌進我的耳朵裏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