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王浩斌的學術成果

王浩斌的學術成果

《馬克思:市民社會批判》,《探索》1999年第2期。

《馬克思真的沒有使用過“資本主義”壹詞嗎?》,《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第二作者,與張壹兵教授合作),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轉載。

《市民社會概念的三個歷史階段》,《理論探討》1999年第4期。

《現代性人類困境的審美精神》,《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揭示否定辯證法的神秘起源》,《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3期。

《古典經濟學的多重視角及其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學文摘》2005年第1期轉載。

《被遮蔽的重農學派》,《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政治學》專題轉載。

《結構:解讀古典經濟學哲學構架的邏輯中軸》,《現代哲學》2005年第1期。

《市民社會:馬克思階級概念的歷史語境》,《淮陰工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馬克思的自我意識哲學:起源、形成與特征》,《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第壹作者,與張亮教授合作),《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轉載。

《歷史辯證法視域中的恩格斯》,《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5年第5期轉載。

《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話語權的建構路徑》,《吉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3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2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6年第4期轉載,被《馬克思哲學論壇文叢》第六卷收錄。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學科意識”的反思》,《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6年第8期轉載。

《政治哲學的方法論自覺——基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7年第3期轉載。

《市民社會批判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範式的轉換》,《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4期轉載。

《文化資本與新中產階級》,《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7期。

《經濟危機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江海學刊》2009年第2期。

《直面政治的經濟學——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當代解讀》,《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階級範疇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物概念》,《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12期。

《市民社會與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吉林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歷史邏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0年第2期。

《意識形態的終結與哲學精神的殞落》,《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中國體驗與時代精神》,《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3期。

《社會轉型期的學術生產方式與學術評價》,《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4年第15期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7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出版業》2014年第6期轉載。

《伯恩施坦中產階級理論的邏輯範式分析》,《社會主義研究》2014第5期。

《馬克思的階級理論難題與新中產階級理論》,《蘇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中國高校文科學術文摘》2014年第6期轉載。

《馬克思中產階級理論的歷史與邏輯分野》,《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第5期。

《馬克思“階級構成論”視域中的中產階級理論》,《東南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中產階級意識形態形成的社會歷史基礎解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德國的現代化道路與新中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學習與探索》2014年第8期。

《中間等級的崛起與近代社會結構的變遷》,《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馬克思文本學研究的歷史脈絡與現實考量》,《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實踐範疇的審美性和歷史性意蘊——盧卡奇行動概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內涵解析》(第壹作者),《現代哲學》2014年第6期。

《馬克思中間等級理論的兩種範式及其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