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是漢語詞匯,拼音:huāng miù。
意思是極端荒唐,非常不合情理。言語或行為怪誕、離奇。宋?蘇轍?《論冬溫無冰劄子》等均有相關記載。聶華苓《親愛的爸爸媽媽》“歷史,現實,在雨中融合了——融成壹幅悲哀而美麗、真實而荒謬的畫面。”
荒謬例句
1、言行毫無道理、極端錯誤。
宋蘇轍《論冬溫無冰劄子》:“兼其人物凡猥,學術荒謬,而_之太常禮樂之地,命下之日,士人無不掩口竊笑。”
明?袁宏道?《馮琢庵師》:“舍師不言,更有誰可言者。故敢不避荒謬,直陳膚見,惟師矜其愚而教之。”
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三回:總因童生文字荒謬,所以各位大老爺不曾賞取。
清?戴名世?《老子論上》:“其尤荒謬不通者,輪回生死之說,而愚人信之。”
瞿秋白?《赤俄之歸途》壹:“自然有些‘初出茅廬’的辦事人,無經驗,會有錯誤,甚至於荒謬。”
2、喻離奇怪誕、不合常理。
李二和《遠行》:“他時迷時醒、言語怪誕,理智而荒謬。他時常感到莫名的激動或痛苦,卻不知到底為什麽;決意要遠行,卻不知究竟要到哪裏去。是壹個內心充滿矛盾的人物。他的肩胛與腹背始終纏繞著的漁網,總給人某種模糊的啟示。”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