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壹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壹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壹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壹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2、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壹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幹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和國、德意誌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意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4、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壹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壹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5、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乘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壹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又稱“五四風雷”。
擴展資料:
1800年1月1日至1899年12月31日的這壹段期間被稱為19世紀。這段期間最顯著的是西歐與北美因工業革命促成的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連帶的,各種自然科學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學、地質學等皆逐漸成形,並影響到社會科學(包含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的誕生或重塑。
但另壹方面,這些工業國家透過強大的生產力與武器,成功殖民世界大多數地區,並以傾銷的方式破壞許多古文明國度,如中國、印度、土耳其既有的社會與經濟體系,造成這些國家被迫走向“現代化”。此外,民族主義興起,使多數歐洲民族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現代國家,並開始建立與保存本國的歷史與文化。
在藝術上,上世紀流行的古典藝術逐漸被浪漫主義替代,後來受到科學與工業革命的刺激,歐洲又開始朝向寫實主義發展,希望透過繪畫、文學、音樂與攝影等方式捕捉現實生活的各種情境與人物,這其中又以印象派最為著名。而社會上,大量的社會沖突不停發生,使得社會主義思潮逐漸發酵,這其中又以深深影響下壹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最為著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五四運動?
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