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鴆是什麽意思

鴆是什麽意思

鴆時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

“鴆”,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普通話讀音為zhèn,最早見於秦朝小篆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鴆”的基本含義為傳說中的壹種毒鳥、把它的羽毛放在酒裏,可以毒殺人;引申含義為用鴆的羽毛泡成的毒酒,如鴆酒、飲鴆止渴。

詳細釋義:

1、名詞。傳說中的壹種毒鳥,用它的羽毛泡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示例: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余以不好。——《楚辭·離騷》。

2、動詞。以毒酒害人。

示例:晉人執衛成公,歸之於周,使醫鴆之,不死。——《國語·魯語上》。

“鴆”古籍釋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禁切,音沈。說文毒鳥也。玉篇毒鳥食蛇,其羽畫酒,飮之卽死。廣雅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廣誌鴆形似鷹,大如鶚,毛黑,喙長,食蛇及橡實。晉語置鴆於酒。屈原·離騷吾令鴆為媒兮,鴆告予以不好。

又鴆有同名殊類者。山海經瑤碧之山有鳥,狀如雉,恒食蜚,名曰鴆。又通作酖。左傳·閔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註酖與鴆通。又鴆有同名殊類者。山海經瑤碧之山有鳥,狀如雉,恒食蜚,名曰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