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公墓曾壹度是羅伯特·李的嶽父的產業。他的嶽父帕克·柯蒂斯——美國的壹位劇作家,是被尊為美國開國之父喬治·華盛頓的養孫。華盛頓的妻子瑪莎和她的第壹任丈夫生下了柯蒂斯的父親。柯蒂斯在弗吉尼亞州蒙佛農與華盛頓夫婦度過了壹段相當長的時光,直到他的父親去世,其時他已長大成人。他的女兒瑪麗於1831年嫁給了李將軍,他的莊園成為瑪麗和李將軍的結婚寓所,並被李將軍繼承下來,從此改稱柯蒂斯·李莊園。1861年4月,內戰開始後,聯邦軍隊進駐阿靈頓,把這座莊園沒收,改為陸軍司令部,並在莊園內建立兵營。1864年陸軍部長頒布命令,將屬於莊園的土地征用,作為軍人公墓;同年5月13日,第壹名士兵的葬禮在這裏舉行。阿靈頓公墓從此誕生。
阿靈頓國家公墓規模龐大,占地達170公頃。陵園呈半圓形,周圍樹木蓊郁,園內芳草如茵,墓地綿延起伏,潔白的墓碑鱗次櫛比,宛如逝者的龐大軍陣,聲威浩蕩,蔚為壯觀。公墓中央的山丘上,有壹處占地1.2公頃的大宅,這就是柯蒂斯·李宅邸,也稱“阿靈頓之屋”。在屋中憑窗而立,可俯瞰整個公墓以及波多馬克河。這座仿照雅典昔修斯神廟建築的殿堂,是美國最出色的希臘文藝復興式建築之壹。它由英國建築師喬治·哈德菲爾德設計,於1802年破土動工。這是壹座帶有8根白色多利克圓柱門廊和延伸42.67米的兩翼廂房的建築。當時先由兩側廂房開始建造,工程進行當中,柯蒂斯家族就搬入居住。1817年廂房完工,門廊部分則於1824年開始增建。這所大宅用磚灰泥與皮革作建築材料,其各部分比例適當,細部架構精細,異常堅固。1955年,有關單位將長期改作它用的宅邸修繕裝潢,恢復到內戰前的風貌,並辟為國家紀念中心,由國家公園服務處管轄,供民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