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百家爭鳴是哪幾家

百家爭鳴是哪幾家

1、儒家

儒家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壹個學術派別。

儒家強調教育的功能,認為重教化、輕刑罰是國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張“有教無類”,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應該進行教育,使全國上下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還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呼籲恢復“周禮”,並認為“周禮”是實現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2、墨家

墨家創始人墨翟,戰國初期宋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別是手工業者的利益。墨子主張“兼愛”(愛壹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萬民”的階級差別),“非攻”(反對戰爭,在當時主要是反對不正義戰爭,反映了小生產者渴望安定生活的願望)。

“尚賢”(主張任人唯賢,反對王公貴族的任人唯親)。墨子創立嚴密的組織,墨者團體的領導者成為巨子,墨者行動必須遵守巨子的指揮。墨家思想壹度成為戰國時期的顯學,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學派廣泛吸收征用,戰國後期逐步不受重視。

3、法家

韓非是戰國後期的壹位思想家,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韓非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

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主張“以法為本”“法不阿貴”(法治的對象是廣大臣民,除國君以外,不論貴賤,壹律要受法德約束)。

主張君主要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法術勢)。韓非子主張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國家大權集中在君主壹人手裏,迎合了建立大壹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4、兵家

《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壹部軍事名著,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等軍事名言就出自這本書。今天此書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很多西方的軍事學校都把它列為教材。戰國時期,孫武的後代孫臏繼承發揚了他的軍事思想。

他反對空談仁義,提出“戰勝而強立,故天下服矣”。這與的形勢相適應。他主張:“事備而後動”,寫成了《孫臏兵法》。他們當時被稱為兵家。

5、道家

道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壹,又稱“道德家”。這壹學派以春秋末年老子關於“道”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以“道”說明宇宙萬物的本質、本源、構成和變化。

認為天道無為,萬物自然化生,否認上帝鬼神主宰壹切,主張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提倡清靜無為,守雌守柔,以柔克剛。政治理想是“無為而治”。老子以後,道家內部分化為不同派別,著名的有四大派:莊子學派、楊朱學派、宋尹學派和黃老學派。

百度百科-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