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⑴年二十九,發盡⑵白,蚤⑶死。孔子哭之慟⑷,曰:“自⑸吾有回,門人益親⑹。”魯哀公⑺問:“弟子孰⑻為⑼好⑽學?”孔子對⑾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⑿,不貳過⒀。不幸短命死矣(14),今⒂也則亡⒃,未聞好學者也。” (選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譯文
顏回二十九歲的時候,頭發早已經全部發白,死的很早。孔子哭得極度悲傷,說道:“自從我有了顏回( 這樣好學的弟子) ,學生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妳的弟子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學生最喜歡學習,(他)不把怒氣發泄到別人頭上,不犯同樣的錯誤。但他命太短而死,現在就再也沒有聽說有好學的人了。”
註釋
⑴回:顏回⑵盡:全部,都⑶蚤:通“早”,很早。⑷慟(tòng):哀痛之至。⑸自:自從。⑹門人益親:學生更加親近。益:(副詞)更,更加。⑺魯哀公:魯國國君。⑻孰:指“誰”或“哪個”。⑼為:最。⑽好:喜好, 愛好。⑾對:回答。⑿不遷怒:不轉移憤怒。遷,轉移。⒀不貳過:不重復犯壹個錯誤。貳,重復。 過,錯誤。⒁短命死矣:命太短而死。⒂今:現在。⒃亡:通“無”,沒有。⒄孰:誰(18)益: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