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註釋]
1. 郁孤臺: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清江:這裏指贛江。
2. 行人:被金兵騷擾流離失所的人。
3. 長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這兩句說:擡頭向西北遠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萬千山嶺擋住了。
4. 愁余:我正發愁。
5. 鷓鴣:鳥名,叫聲悲切,聽時像在說“行不得也”,也借此指恢復中原之事行不得。
[解說]
這首詞從懷念往事寫到現實,表達了作者對中原未能恢復的沈郁心情,以及驅敵救國理想不能實現的抑郁和苦悶。“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現在用來說明歷史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在無情的歷史潮流前,‘四人幫’終於垮臺了。”(壹九七六年十壹月十二日《解放日報》,《看他的過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現在》)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傑出的愛國主義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