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定自若的意思:是指在情況緊急時不慌不亂,當作沒什麽事情似的,也指鎮靜、不急迫、不急促。
鎮定自若,漢語成語,拼音是zhèn dìng zì ruò,意思是指在情況緊急時不慌不亂,當作沒什麽事情似的。也指鎮靜;不急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沈著鎮靜。鎮定,漢語詞匯。拼音:zhèn dìng 釋義:壹指安定,冷靜的狀態。
二指遇事沈著,不慌亂;三指鎮壓,平定;四指推拿手法名。出自《中醫正骨經驗概述》。《國語·晉語七》:“柔惠小物,而鎮定大事。”韋昭註:“鎮,安也。言智思能安定也。”唐元稹《贈裴行立左散騎常侍制》:“而況於鎮定遠荒,經略逋寇,毗倚方切,忽焉薨殂,不有追崇,曷彰憫悼。”
《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二來現在謠言雖定,人心不免狐疑,大帥去走壹趟,也可以鎮定鎮定人心。茅盾《子夜》五:“近來這樣的事太多了,報紙載不勝載,並且為了鎮定人心計,也只好少載。”
遇事沈著,不慌亂。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六壹回:“趙武有文德……?祁午臨事鎮定,臣父匄能識大體,皆壹時之選。”清劉大櫆《鄉飲賓金君傳》:“遇事之盤錯,其精神常鎮定,而卒能有剖決而解其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