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OX:的確是很會做避震的壹家廠,是曾經的聖物,現如今爛大街了。FOX的地位在國內可謂深入人心,如今可說是最受歡迎,用得最多的SHOCK牌子之壹,無論是XC還是DH AM還是飛墜,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就是價格稍高。
2、ROCK SHOX(前叉/後SHOCK):SRAM旗下的避震品牌(據說也是當代避震叉的創始者)02年被SRAM收購。 在中國山地車愛好者中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其SID BOXXER等系列在世界級比賽中屢見不鮮,成為經典。07年增加的TOTOM等大行程高強度的叉子也受到歡迎,這個牌子的東西很多都是在臺灣司普做了。
3、MANITOU (前叉/後SHOCK):這個不用多介紹了,深入人心的後置叉橋設計,讓人壹眼就能認出來。CB上用其XC叉R7系列的有很多,其後SHOCK在DH等大行程車輛上也很多見。主要技術:SPV TPC等。
4、CANNONDALE(前叉LEFTY/HEAD SHOCK/架子):都是很特殊很有特色的左撇子叉子,在國內也可謂深入人心,本品牌主業是做整車的,避震是他整車裏的副業,2007底該公司被美國太平洋車業收購。LEFTY左仔分為SPEED和MAX兩個系列,分別為氣和簧叉,與很多大廠如FOX,MANITOU合作,誕生了有TPC SPV 智鎖功能的lEFTY ,再加上內部特殊的4道滾子潤滑系統,可算是非常好的叉子了,可惜因為頭管特殊在大多情況下只能用在C記自己的車上,除非有轉接裝置。 HEAD SHOCK就是頭管避震,是LEFTY出現以前的老產品了,避震系統做在頭管裏頭,這樣叉子的反映可以很靈敏,也可以做的很輕(壹般在1200克左右),可惜因為頭管特殊,只能用大頭管架子,且不能轉接。
5、5TH ELEMENT/後SHOCK)第五元素:DH或者FR應該都知道 很不錯的廠家,世界比賽裏用的非常多,後來被MANITOU收購
6、ROMIC (後SHOCK):也是幹大活用的美國本土制造,很耐操,老外用得很多。
7、AVALANCHE(前叉/後SHOCK):幹大活的~ 手工叉子 後SHOCK 大量的CNC件讓人印象深刻,性能自然是不容妥協,但價格也同樣漂亮……
8、MAVERICK(前叉/後SHOCK/架子):很令人印象深刻的牌子 2款倒沖叉 壹款單肩(SC32)壹款雙肩(DUC32),都是美國本土手工制作,雙肩的能做到1400克,的確令人震撼。其後SHOCK因為只能用在自己的架子上所以不被國內玩家所熟知。
9、FOES (前叉/後SHOCK/架子):絕對令人無限震撼的牌子,超級粗大的TI簧後SHOCK 其Foes XTD F1前叉因為極為粗壯甚至在壹些越野摩托上都有見到,當然價格也絕對不菲
10、WHITE BROTHERS (前叉):懷特兄弟,不太了解的壹個牌子,貌似叉子幹大活的用的有壹些
11、SPECIALIZED(前叉/後SHOCK/架子):07年閃電從FOX挖來了壹些工程師,來做自己的叉子和後SHOCK用在07的ENDURO SW和S-WORKS EPIC CARBON等車款上。
12、SCOTT(後SHOCK/架子) :SCOTT和DT SWISS合作開發自家的後SHOCK由來已久,特別是07的NUDE TC後SHOCK 用在自家的輕量化越野車SPARK LIMITED上令人關註 。 1、Marzocchi馬祖奇:在國內車友中有很高的地位了,可以說是歐洲SHOCK第壹塊牌.其經典的888 66 馬拉松等系列已經深入人心,特點是幹大活用的多但調節較少(這壹點在最近的款式中已經逐步緩解) 後SHOCK中 ROCO等也是DH用的很多的優秀後SHOCK 但國內幾乎沒有見到。
2、FRM (前叉/架子):意大利輕量化牌子,叉子的外型類似於老式的那種,感覺基本就是註重輕不註重避震效果的那類,做工不錯大量CNC的零件很漂亮。還有。也是和MANITOU壹樣的後置叉橋。 1、MAGURA馬古拉:這個牌子的剎車,在國內擁有很高地位,特別是MARTA SL 曾經是最輕的油碟(現在被HOPE最高端的取代了)。其垂直油缸設計也有多家廠商紛紛效仿, 但其避震系統不太為國內玩家所知道。MAGURA的叉子經歷了差不多有4 還是5代發展,以前它的叉子評價並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說十分差(筆者本人就在使用其05款RONIN 80 XC叉,的確壹般 但也並不是那麽差,只是不如FOX等廠家那麽出眾罷了)。但近兩年,尤其是07年起稍有起色,其獨立開發了前後雙向叉橋設計,擁有了MANITOU那樣的縱向高剛性也獲得了MANITOU所缺乏的側向剛性(有朋友給我反映說用V剎會軟,很明顯的軟)。MAGURA的叉還有壹個特點——調節多,其WOTAN叉子甚至有雙邊的線控。 MAGURA是壹家正在發展的SHOCK廠家,正在慢慢進步當中,希望它能吸取其他廠家的經驗,開發出更好的SHOCK系統,畢竟羅馬不是壹天造成的,要造出真正優秀的SHOCK 它還需努力(它的07款WOTAN在德國權威雜誌上已經贏得了很高的評價,不管怎麽說,我們的確可以看出它壹點點在進步)當然這需要時間就比如讓MARZOCCHI做剎車,壹天兩天它也是做不好的~
2、AFORK (前叉):A FORK 是個簡稱,具體全稱不清楚了德國的小廠家,小作坊,采用獨特的連桿前叉避震系統,能夠把叉子做得很輕(最輕的CARBON款才只有1100克多壹點)。還有壹款德國的倒沖單肩叉,碳外管的牌子也是A FORK 不知道是不是壹家。 官網:找不到 3 VOTEC (前叉/架子)感覺很多此壹舉的牌子壹點點的行程卻要用上雙肩,不知是德國人對強度的無限追求還是別的什麽原因促使的? 1、PACE (前叉/架子): 這個估計有壹些人知道英國的小廠家發燒級的,贊助SPECIALIED車隊的。碳外管的叉子讓人眼前壹輛,後置叉橋,重量很輕。其硬叉也非常有名,做得很輕很輕。
2、USE (前叉):USE的SUB叉是英國的LEFTY左仔,且不說它的避震效果如何,標榜的手工制造和比C記更誇張的連桿結構就讓人印象深刻。內管止滑系統采用連桿式使避震效果更靈敏,但也比較重,調節較少~ 1、SR SUNTOUR:最早是成立於日本的公司,從1995年才開始生產避震,以低端價格的為主,這些年來發展比較迅猛,終端的也不少,不過感覺還是比較差的意思。另外這個牌子好像被臺灣收購了,所以還是算做臺灣的吧。
2、RST:是Dah Ken工業公司的前叉品牌,成立於1972年,起初以生產汽車、摩托車部件為主。直到1990年公司決定轉投自行車前避震車叉。經過快20年的發展,RST品牌在低價位和在全球自行車市場的廣泛運用,改變了避震只能屬於高價位奢侈品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