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中國1937年~1939年的歷史為背景,主要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 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開辟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電影表現了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的浴血奮戰的情景,第壹次出現了八路軍所有將領的形象,也第壹次在電影裏集中表現了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陽明堡戰役,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黃土嶺戰役等大型抗日戰役。 然而我覺得,《太行山上》不僅僅是壹部血與火的戰爭片,還是壹部充滿智慧與謀略的軍事片。片中有這樣壹個情節:日軍瘋狂地在壹個村子裏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總司令已下命令讓大家都撤離了。兇惡的日軍便集中了整個村子裏的民眾,把他們全都關在壹個房子裏,命令他們只要說出八路軍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們。但是,沒有壹個人出聲。日軍的將領氣急敗壞,命令往房子裏投毒氣彈。屋子裏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沒有人願意屈服。這個時候,朱總司令正躲在離村子不遠的地方,他看到村民們因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員與總部取得聯系請求支援。身旁的將士不斷提醒他這樣做可能會暴露他們的隱藏位置,但總司令依然堅持要解救受難的民眾。在這危難關頭,有壹名將士出來用明語(也就是俄語)與總部取得了聯系,順利把消息告訴了對方。而正在偷聽的日軍卻壹頭霧水,搞不清出他們在說什麽。看到日本將領氣急敗壞又無能為力的樣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後來,八路軍支援部隊到來,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與之產生明顯反差的是日軍的殘暴。日寇將領阿部規秀壓迫被八路俘虜後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搶地的喊著:“我有什麽錯?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軍都不殺我,自己人倒要殺我。天皇陛下,皇軍必敗!”然後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掙紮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尋味。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軍之愛民如此,也難怪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朱德在平型關戰後向參戰指戰員訓話時說:“這是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沈重的打擊,妳們敢打必勝的信心和英勇頑強的戰鬥,打破了所謂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妳們的鋼鐵意誌和犧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強大的敵人都不可戰勝的!” 聽了這段話,所有在場的我們都被深深地震撼了。這番話真是大有分量,簡直是振聾發聵。我想,在此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學校團委讓我們觀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奮人心了。當然,通過這部影片,我們都深刻了解到了戰爭的殘酷以及當年中國人民奮勇抗日的感人事跡,也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這麽隆重地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意義以及我們所肩負的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第二篇《黃河絕戀》
黃河,中華民族的象征,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為她著書立傳。而今,馮小寧導演更以壹部氣勢恢弘、昂揚著極強的生命力的《黃河絕戀》,再次讓我們領略了黃河的壯美。同時,讓我們看到了壹幕戰火中偉大而聖潔的愛情悲劇,更讓我們聆聽了壹曲生命的絕響!
影片壹開始,作為美國援華軍官的歐文,在與日寇的壹場激戰後,死裏逃生。爾後,在逃往革命根據地的路上,他走進了中國軍民的生活中,***同譜寫了壹首偉大的國際友誼之歌。當他第壹次看到影片的女主人公安潔時,便感到這是上帝派來拯救他的天使,並壹再地稱她為“安琪兒”。隨著劇情的發展,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天使”壹詞是多麽恰當地描述了安潔流星般美麗而短暫的壹生。護送歐文去解放區的路曲折、驚險,生命隨時在生與死之間徘徊。壹路走來,走出了安潔獻身革命的緣由,走出了安潔的父親及安父與黑子父親的恩怨化解;壹路走來,走出了歐文對安潔的赤誠的愛戀之情,走出了歐文對黃土地、黃水河的癡迷;壹路走來,走出了歐文對中國大地上這場戰爭特殊性的認識,更走出了歐文對生命與尊嚴的深刻理解。為了歐文——正義的化身,又有多少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啊!不知名的放牛娃、小戰士、黑子、黑子父親……特別是安潔,在滔滔的黃水河中,在面臨著生與死的選擇時,毅然用歐文送給她的信物——匕首,割斷了將歐文、花花和自己死死捆在壹起的繩索,將生的希望交給了歐文、花花,而將死亡留給了自己。天真的歐文在將匕首送給安潔時,曾說過“希望妳永遠用不著它。”,然而,這匕首最後卻用在了安潔自己身上!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慷慨激昂,有的只是默默的選擇,而這默默的選擇,卻譜寫了壹曲輝煌壯美的生命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