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王小波的作品《青銅時代》書名到底是什麽意思?!還有另外兩部時代作品?他是想表達什麽?

王小波的作品《青銅時代》書名到底是什麽意思?!還有另外兩部時代作品?他是想表達什麽?

王小波作品《時代三部曲》包括:《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

是王小波作品的精華。三部曲包括了王小波生前出版的所有小說,代表著王小波對文學的關懷和理解,代表了他渴求達到的藝術水準。

壹、《黃金時代》:

《時代三部曲》之壹,以文革時期為背景的系列作品構成的長篇。

發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中國民族的災難年代。那時,知識分子群體無能為力而極“左”政治泛濫橫行。作為倍受歧視的知識分子,往往喪失了自我意誌和個人尊嚴。

在這組系列作品裏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處於恐怖和荒謬的環境,遭到各種不公正待遇,但他卻擺脫了傳統文化人的悲憤心態,創造出壹種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證明自己無辜,便傾向於證明自己不無辜。於是他以性愛作為對抗外部世界的最後據點,將性愛表現得既放浪形骸又純潔。

二、《白銀時代》:

《時代三部曲》之二。主人公生活的未來世界不僅不比現在更好,反而變本加厲地發展了現代生活中的荒謬。知識分子作為個體的人,被拋入日益滑稽的境地裏。

王小波用兩套敘述,在壹套敘述中,他描寫蹲派出所、挨鞭刑的畫家、小說家,以及他們不同尋常的愛情;另壹套敘述,則描寫他自己作為未來的史學家,因為處世要遵循治史原則而犯下種種“錯誤”,最後他回到原來的生活、身分,成了沒有任何欲望的“正常人”。

三、《青銅時代》:

《時代三部曲》之三,以中國古代唐朝為背景的三部作品構成的長篇。

這組作品的主人公,是古代的知識分子和傳奇人物。他們作為壹群追求個性、熱愛自由、想按自己的價值觀念精神信條生活的人,充滿了強烈的創造欲望和人道需求,但被當時的權力鬥爭控制和扭曲了心態與行狀、將智慧和愛情演變為滑稽鬧劇。

擴展資料

壹、《黃金時代》創作背景:

1968年, 王小波在雲南兵團勞動,並開始嘗試寫作。這段經歷成為《黃金時代》的寫作背景。

1982年三十歲大學畢業後,王小波在中國人民大學壹分校教書,教師生活是《三十而立》等小說的寫作背景。這個時期王小波開始寫作《黃金時代》。

1986年王小波獲碩士學位,他開始寫作以唐傳奇為藍本的仿古小說,繼續修改《黃金時代》。其間得到他深為敬佩的老師許倬雲的指點。

二、《白銀時代》創作背景:

1992年,王小波辭去教職成為自由撰稿人,在此後的五年中,他完成了“時代三部曲”,《白銀時代》完成於1996年秋季。

三、《青銅時代》創作背景:

王小波《青銅時代》的三個故事均取材於唐傳奇。《尋找無雙》故事源自唐代薛調的《無雙傳》,《紅拂夜奔》取材自唐傳奇《虬髯公客傳》,《萬壽寺》取材自唐傳奇《紅線》。

百度百科-時代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