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燕歸梁·風蓮

燕歸梁·風蓮

蔣捷 燕歸梁風蓮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賞析

蔣捷素喜詠蓮花,這首詞是其詠風蓮之作。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在詞中的想象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宮美人。景境迷離,裙禝飄霧,伴隨著光茫四射的身姿,在人心頭不斷回旋。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了舞曲,壹晌貪歡的夢境霎時幻滅。夢回不見萬瓊妃,是壹曲故國亡落的哀歌。結句點題見荷花,被風吹,臨去秋波的壹轉,使夢境完全化為煙雲。 

這首詞給人壹種極美的境界。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邊,涼風習習,挽起水面的許多荷傘。十裏河塘壹片飛舞。雖然荷花面臨秋天,將要雕零,這在刻畫境界中,讀者似乎仍可體會它的空靈和迷惘。

壹篇好的詞作不在於它要表現什麽,首先應該看到它的詞境的營造。它本身就是壹種藝術美。這首詞是壹首詠風蓮的絕唱,和蔣捷詠白蓮的詞壹樣。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藝術構思,詞人也有特異的思想。用風蓮來傳神,來表達寄托之情,而不著痕跡。作者通過夢的方式,將風蓮擬人化。行文流暢。而意境尤深。作者在詞人通過浪漫主義的表現方式,為南宋王朝寫了壹首挽歌。 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

《雙雙燕詠燕》

史達祖

過春社了,

度簾幕中間,

去年塵冷。

差池欲住,

試入舊巢相並。

還相雕梁藻井,

又軟語商量不定。

飄然快拂花梢,

翠尾分開紅影。

芳徑,

芹泥雨潤。

愛貼地爭飛,

競誇輕俊。

紅樓歸晚,

看足柳昏花暝。

應自棲香正穩,

便忘了天涯芳信。

愁損翠黛雙蛾,

日日畫闌獨憑。

賞析:

這是壹篇詠雙燕的絕唱。通篇白描,寫得精妙傳神。上片寫燕子陽春飛回舊宅,屋梁上落滿了灰塵,頗感清冷,欲住而猶豫不決,張望雕梁畫棟,竊竊私語商量,之後飄然地快速掠過花梢,穿越花叢,投宿故巢。下片寫留居後生活美滿,雙雙銜泥修巢,貼地飛翔,仿佛競相誇耀著輕俊的身形,觀花賞柳,流連郊原,天晚歸巢雙棲,安穩甜美。雙燕陶醉於幸福中,忘記捎回遠方佳音,害得紅樓佳人愁鎖雙眉,壹天天獨倚著畫樓欄桿期盼意中人。這首詠物詞妙處在於將禽鳥人化,賦予雙燕以人的感情靈性,她們如同壹對熱戀的情人,雙飛雙棲,甜美溫馨。軟語商量不定,翠尾分開紅影,寫燕語、燕飛,傳神入妙,巧奪天工。篇末以雙雙春燕與孤棲愁損佳人對照,透露人間幽恨。人生愁恨多,何如燕自由。意蘊何等深長。本詞句句寫燕,通篇不出燕字,處處使人看到燕的動作、形態、情韻,手法之工妙,令人叫絕。

蓮的古詩

蓮的古詩

1、《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小池》

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弄輕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阮郎歸初夏》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4、《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5、《雨中荷花》

宋杜衍

翠蓋佳人臨水立,檀粉不勻香汗濕。

壹陣風來碧浪翻,真珠零落難收拾。

6、《題敗荷》

元王翰

曾向西湖載酒歸,香風十裏弄晴暉。

芳菲今日雕零盡,卻送秋聲到客衣。

7、《采蓮歌》

清王鴻緒

采蓮江水濱,荷花照臉新。

莫愁西日晚,明月解留人。

8、《采蓮貢(其二)》

唐皇甫松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9、《秋池壹株蓮》

隋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淩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10、《芙蕖》

晉陸雲

綠房含青實,金條懸白璆。

俯仰隨風傾,煒曄照清流。

11、《曲池荷》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12、《蓮葉》

唐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上種,埋沒任春蒲。

13、《芙蓉》

唐陸龜蒙

閑吟鮑照賦,更起屈平愁。

莫引西風動,紅衣不耐秋。

14、《白蓮》

宋王禹偁

昨夜三更後,嫦娥墮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15、《蓮塘》

宋梅堯臣

不畏塘雨急,鈿葉自相遮。

文禽忽驚去,沖落波上霞。

16、《和文與可菡萏軒》

宋蘇轍

開花濁水中,抱性壹何潔!

朱檻月明時,清香為誰發?

17、《采蓮曲》

明常倫

棹發千花動,風傳壹水香。

傍人持並蒂,含笑打鴛鴦。

18、《采蓮曲》

明熊卓

采蓮復采蓮,盈盈水中路。

鴛鴦觸葉飛,卸下團團露。

19、《秋荷》

清鄭燮

秋荷獨後時,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非因後出奇。

20、《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21、《荷葉》

宋歐陽修

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

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采蓮。

22、《荷花》

宋王安石

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嬌嬈豈自知?

壹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

23、《橫湖》

宋蘇軾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壹夜霜。

卷卻天機雲錦緞,從教匹練寫秋光。

24、《荷花》

宋王氏

白藕作花風已秋,不堪殘睡更回頭。

晚雲帶雨歸飛急,去作西窗壹夜愁。

25、《再賦郡沼雙蓮》

宋範成大

館娃魂散碧雲沈,化作雙蓮寄恨深。

千載不償連理願,壹枝空有合歡心。

26、《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

宋範成大

西風初入小溪帆,旋織波紋縐淺藍。

行到鬧紅無水面,紅蓮沈醉白蓮酣。

27、《新荷》

宋朱淑貞

平波浮動洛妃鈿,翠色嬌圓小更鮮。

蕩漾湖光三十頃,未知葉底是誰蓮?

28、《荷葉》

宋林景熙

凈根無不競芳菲,萬柄亭亭出碧漪。

乘露醉肌渾欲洗,無風清氣自相吹。

29、《荷花》

金趙沨

誰開玉鑒瀉天光,占斷人間六月涼。

日落沙禽猶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30、《藕花》

明許成名

藕花塘上雨霏霏,無數蓮房著水垂。

羞見鴛鴦交頸臥,卻將荷葉蓋頭歸。

31、《再過露筋祠》

清王士禛

翠羽明珰尚儼然,湖雲祠樹碧於煙。

行人系纜月初墮,門外野風開白蓮。

32、《芙蓉》

清鄭燮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33、《瓶中紅白蓮》

宋楊萬裏

紅白蓮花***玉瓶,紅蓮韻絕白蓮清。

空齋不是無秋暑,暑被香銷斷不生。

34、《白蓮》

清徐灼

涼涼簇簇水冷冷,壹段幽香喚未醒。

忽憶花間人拜月,素妝嬌倚水晶屏。

35、《蓮塘》

清朱克生

日暮蓮塘裏,浴水兩鴛鴦。

低飛不遠去,只在荷花傍。

36、《詠荷》

現代朱誠

沖出汙泥頂驕陽,風吹雨打亦何妨?

縱然奪得玉容去,留卻蓮子溢奇香。

37、《西湖夏荷》

現代範承祚

芙蓉出水立娉婷,湖面天波影隨形。

紅顏多賴綠葉衫,畫意濃郁富詩情。

38、《白蓮》

現代範承祚

悄悄碧池水生花,面如敷粉潔無瑕。

出身汙泥竟不染,裏表清白均屬她。

燕昭王

陳子昂 燕昭王

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

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

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譯文及註釋

從南面登上碣石宮,望向遠處的黃金臺。丘陵上已滿是喬木,燕昭王到哪裏去了?宏圖霸業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騎馬歸營。

(1)碣石館,即碣石宮。燕昭王時,梁人鄒衍入燕,昭王築碣石親師事之。

(2)黃金臺也是燕昭王所築。昭王置金於臺上,在此延請天下奇士。未幾,召來了樂毅等賢豪之士,昭王親為推轂,國勢驟盛。以後,樂毅麾軍伐齊,連克齊城七十余座,使齊幾乎滅亡。

(3)選自《薊丘覽古贈盧舉止藏用七首》之二。

賞析

這首五言古詩同《登幽州臺歌》壹樣,是作者隨武攸宜東征契丹時所作。當時作者身居邊地,登臨碣石山頂,極目遠眺,觸景生情,撫今追昔,吊古抒情,表達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積極向上的強烈的進取精神。

詩的開篇兩句,首先點出憑吊的地點碣石山頂和憑吊的事物黃金臺,由此引發出抒懷之情,集中表現出燕昭王求賢若渴的風度,也寫出了詩人對明君的盼望,為後四句作鋪墊。接下二句緊承詩意,以深沈的感情,淒涼的筆調,描繪了眼前喬木叢生,蒼茫荒涼的景色,由景襯情,寓情於景,發出昭王安在哉的慨嘆,表達對燕昭王仰慕懷念的深情。詩人借古以諷今,對古代聖王的懷念,正是反映對現實君王的抨擊,是說現實社會缺少燕昭王這樣求賢若渴的聖明君主。結尾二句以畫龍點睛之筆,以婉轉哀怨的情調,表面上是寫昭王之不可見,霸圖之不可求,國士的抱負之不得實現,只得掛冠歸還,實際是詩人抒發自己報國無門的感嘆。

這首懷古詩借古諷今,感情深沈,詞句樸質,有較強的感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