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詒”怎麽讀,做人名時應該讀什麽

“詒”怎麽讀,做人名時應該讀什麽

“詒”有?yí和dài這兩個讀音,讀作dài時表示欺詐的意思,因此通常不作為人名。做人名時讀作:yí。

拼 音 yí ? dài ?

部 首 訁 ?

筆 畫 7

釋義:

[ yí ]

1.傳給:~訓。

2.贈與,給與:“~爾多福。”

[ dài ]

欺詐:骨肉相~。~騙。

組詞:

1 ?詒離

[yí lí]?

見“ 詒罹 ”。

2 ?詒風

[yí fēng]?

使風教留傳下去。

3 ?誒詒

[ēi yí]?

1.神魂不寧而囈語。 壹說懈倦貌。

4 ?詒讬

[yí tuō]?

假托。《谷梁傳·定公元年》:“夫請者,非可詒托而往也,必親之者也,是以重之。” 範寧 註:“詒托,猶假寄。” 清 方苞 《<余東木時文>序》:“且余雖立戒,而恃 遊 好自為序而標余名,及不知誰何之人詒托以誑書賈者...

5 ?詒怪

[yí guài]?

招致疑怪。

6 ?饋詒

[kuì yí]?

饋贈。《左傳·文公十六年》:“ 宋 饑,竭其粟而貸之。年自七十以上,無不饋詒也,時加羞珍異。” 孔穎達 疏:“民年七十以上,無有不饋遺以飲食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雜觚·尤袁相似》:“而年登大耋,不丐貸求...

7 ?詒書

[yí shū]?

寄書。

8 ?詒戒

[yí jiè]?

垂誡。

9 ?詒後

[yí hòu]?

謂傳之後代。

10 ?詒騙

[yí piàn]?

誑騙。

11 ?相詒

[xiāng yí]?

互相欺騙。

12 ?詒言

[yí yán]?

遺言。

13 ?詒罹

[yí lí]?

亦作“ 詒離 ”。 謂帶來憂愁。語本《詩·小雅·斯幹》:“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毛 傳:“罹,憂也。” 鄭玄 箋:“無遺父母之憂。” 唐 權德輿 《唐故潤州昭代寺比丘尼元應墓誌銘》:“上無詒離,下振...

14 ?詒托

[yí tuō]?

假托。

15 ?詒翼

[yí yì]?

猶詒燕。

16 ?詒誤

[yí wù]?

貽誤。錯誤遺留下去,使受到壞的影響。 清 毛甡 《<賴古堂文集>序》:“且余遘閔有年矣,其更相詒誤,族黨之餘,漸暨友朋,心非不念之而難言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壹:“沿習不察,積非成是,始於士大夫不討掌...

17 ?詒誚

[yí qiào]?

讓人笑話;留下笑柄。清 林則徐 《復邵蕙西書》:“年來盜匪之恣縱, 漢 回 之糾紛,竭其蠢愚勉為措置,幸不至覆餗詒誚,然筋力則已頹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