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常用批改方法:
1、隨堂批改作業
新課後,簡單的作業可當堂完成,采用競賽搶答、小組比賽的方法,當堂集中統壹批改。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完成作業的速度,還可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2、教師面批
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練習,做到人人過關,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面對面,逐題批改,及時指出其錯誤,啟發弄清錯誤的原因,並要求學生馬上進行訂正。例如電路圖題目,若不采取面批,學生根本不知道錯在哪裏、如何改正。如進行面批效果就好多了。
3、小組批改作業
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後兩桌,每四人組成壹個小組。課堂上的有些練習,教師可以先檢查最早完成的作業,每小組只須檢查壹人,並指出其錯誤所在,然後由他去批,改另外三人的練習,並監督、幫助他們進行訂正。
對於課外的作業,同樣可采取這種辦法。對於有些非常簡單的作業,如課堂講過的練習,課外需鞏固的、元素符號、化合價的默寫等,可直接交由小組長負責督促組員抽時間完成。教師對小組批改後的作業要進行抽查,了解作業的完成和批改情況。
4、自改和互改
對於壹些比較簡單的練習,教師可先報出答案,讓學生自批自改,發現錯誤,還可同桌或前後桌同學相互批改。如有問題,馬上提出,教師立即講解;或課後小組討論訂正,對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可匯報給老師。
每個學生都是很負責的,往往能在壹定意義上進行比教師更為細致的批改。在自改法的經常運用中,學生會慢慢形成自我檢測習慣,減少馬虎。
5、二次記分
在評價學生作業的問題上,傳統的做法往往是教師經過壹番審閱和批改,然後給予壹次性的成績。學生很少去思考和訂正,為應付老師,可能直接抄答案。
二次記分的做法是:先由教師對學生的試卷、練習、作業等先打壹個基本成績,並配以切中要害、恰如其分的評語;然後將作業發還給學生,要求他們對照評語,深刻反思自己的作業過程,認真訂正自己的作業,如果正確,便追加成績,否則便不給分。
事實表明,這種方法壹方面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及時訂正作業的積極性;另壹面,還能使學生逐漸養成仔細檢測作業過程、自覺優化作業思路等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