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寒的意思是“易水寒氣襲人”。
出處:《古詩源》
朝代:戰國時期
作者:荊軻
原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譯文:
風聲蕭蕭地吹呵,易水寒氣襲人,壯士壹去呵再不回返。
擴展資料
全辭仿擬《詩經》“興”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首先以西風易水起興,進而引出勇士的壯誌情懷,壹氣貫通,頗有氣勢。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時間、地點。蕭蕭秋風,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無情感可言,而荊軻在此寄心中之情誌於眼前之景物,情滿於風,意溢於水,使其帶上濃郁的感情色彩。象聲詞“蕭蕭”和形容詞“寒”的選用,十分獨到精彩。
前者訴諸聽覺,後者訴諸觸覺,營造出壹片肅殺、愁慘、悲壯的自然氛圍和社會氛圍,為下句主旨的出現作好了藝術鋪墊。
百度百科——易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