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讀音:chen。
“陳”,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chén,最早見於商朝金文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陳”的基本含義為排列,擺設,如陳列、陳兵;引申含義為述說,如陳述、陳情。
“陳”,初見於商朝金文時代,會意字。金文從阜從土、從東、表示日出東方後山坡土丘陳列眼前,篆隸楷從阜、從東,仍表示日出東方顯見山坡陳列。陳簡化為陳,本義是陳列,後來陸續在楚系簡帛、秦系簡牘、秦朝小篆中發現,“陳”字簡體版的楷書從《說文》演變而來。
說文解字註宛丘也,韻會有也。舜後媯滿之所封。毛傳諩曰:陳者,大皞虙戲氏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閼父者,為周武王陶正,武王賴其利器用,與其神明之後,封其子媯滿於陳,都於宛丘之側,是曰陳胡公。按今河南陳州府治是其地。許必言宛丘者,為其字從也。毛傳曰: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卽釋丘之宛中曰宛丘也,陳本大皞之虛正字,俗叚為敶列之敶,陳行而敶廢矣。從從木。大皞以木德王,故字從木。申聲。直珍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