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馬後炮比喻什麽人

馬後炮比喻什麽人

馬後炮指對方已經跳了馬,己方才當頭炮,比喻事後采取措施,無濟於事,或者事情已經發生,才說自己有先見之明,說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結果會是這樣,指人們主觀認識和行動落後於客觀實際的某些情況。

拼音[mǎhòu pào ]。

解釋(名)本為象棋術語,常比喻拖延在事情發生後的行動。

近義詞事後諸葛亮。

馬後炮造句:

1、妳正打算跨出國門,也許說已經跨出國門此時此刻,妳或許躊躇滿誌,或許驚慌失措,或許腰纏萬貫,或許債臺高築,壹位昔日的冒失鬼借助其虎口脫險的經歷所放的馬後炮也許不全是無稽之談。

2、今天呢,普兒,猶大是議員、教師、律師、稅吏、市長、接生婆。每個人在復活節前壹天的早晨都棄老還童,假借壹場籠統荒謬的春季復活的模仿儀式,趁機向仇家放馬後炮。

3、意猶未盡春節過,無可奈何把家別。壯誌淩雲摘星月,順便觀賞美山河。新年工作要高調,積極不做馬後炮。見到領導會微笑,升職加薪鼓腰包。職場寄語四個字:恭喜發財!

4、如果我們在俄羅斯沒有在最後時刻丟球,也許會容易些,但是放馬後炮已經太晚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