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閩南燕山黃氏 即 燕山衍派 的資料。

閩南燕山黃氏 即 燕山衍派 的資料。

福建黃氏源流眾多,作為王審知入閩八大姓之壹,其譜系十分廣大,歷來對黃氏宗族的研究也不在少數。本文擬就泉州地區壹支黃氏宗族進行宗族調查,與其他福建黃氏宗族不壹樣的是,此宗族入閩開基較晚,且源流也大為不同,其發展過程也值得探討。對於此燕山黃氏的研究甚少,僅有少數論著中有所涉及,如吳幼雄在《古代泉州外來宗教史略》中曾提到泉州西門外南安豐州黃姓。歷來關於宗族的研究的論著頗多,本文將不對此贅文回顧。泉州南安燕山黃氏開族始祖黃忠勇,原元大都燕京順天府(今北京市)大興縣,姓答剌,名貞,字真,生於宋理宗淳佑六年(1246年)六月十六日。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登進士。黃忠勇入閩後,足跡不離福建東南沿海壹帶,元泰定三年(1326年)四月初壹日卒於福州路總場官邸,返葬於南安縣治西獅子山,入籍南安,遂為南安黃氏燕山派始祖,以“燕山”為燈號。

燕山黃氏發展至今,已成為今日當地較大的宗族,其發展歷程是十分值得探討的重要內容。其形成過程大致可分為遷入期、宗族形成期、宗族後發展期,其宗族後發展期又可分為宗族衰微期、宗族立足期和宗族擴展期。

入閩任官開基期(元世祖至元庚辰年即1280年至元泰定三年歲次丙寅年即1326年)

遷入期,為燕山黃氏開族始祖黃忠勇入閩任仕開始,到其歿於官邸,葬於南安豐州為止。

燕黃始祖忠勇公,傳十子而分十房,各房柱後裔大體分布如下:

長房沙裕公:長殤。

二房沙的公:公之二、三世分居同安,晉江埔仔、對山腳、唐園諸處。不相往來。居南安者,五世而絕。

三房海達兒公:傳塔兜派,驛前派,金圭縣後派,十壹都有格外派,十二都詩山樹坑各派。

四房安童公:居祠後。傳四世,洪武十八年(1385年)以事發,北平為民。

五房武賢公:傳董埔、角後、窗兜、詩山恭先派、前田、珠淵、茨內、蘆內、後巷、詩內、後宅、徐內、前園、樓下、溪口、西埔、五龍塔、八尺、河市、楓林、洪瀨頭、邑內、烏英、茶林、草垵、金雞、後宅、後田、厝仔、潭邊、武榮鋪慈濟宮邊、東庶徐洋、東嶺底俄鵝角樓、黃山、社壇、永春縣、廣西貴縣、臺灣。

六房賽哥公:分居晉江、惠安、安溪等縣。居南安八尺派後無考隨母嫁者,立籍賴溪,傳進士黃士藻。居晉江為晉江二十六都古坑,又名許坑。居南安者,至七世分居龍海錦宅,又分居同安劉五店開基(十房十世孫臺翰公為其立傳以記其譜)。

七房榮顯公:傳四支、四黃、山後、觀口,各自開基。稱自己燕山,有稱自認滿庫。折居城內上峰,分為為崎頭廟和北石頭街。

八房漳童公:傳下舍、山頭前街各派。潭頭、大山、大盈、社壇、邑內、產田、厝鬥、康店、樹兜頂堡、草亭、後巷、詩山、廈門、泉州、雲南楚雄和東南亞各國。

九房富童公:傳三世止。

十房貴童公:傳舊舍、新舍、糖房、澗埕、湖尾、後厝、鳳塘、玉侖、樓仔、新開、祠口、溪尾、亭兜、彭內、府城、下蘇、小路、官田、觀音亭、水閣、象頭、風橋、埕邊、油園、下厝、潘坑、壩田、頂堡、金雞、東田前街、洪瀨街頭、後尾宅、廈門、永春縣、壽寧縣、浙江蒼南縣、浙江溫州市、臺灣等地和東南

亞各國。

燕山黃氏昭穆:

(壹)

仁原體乾 允希應有 甫淑用元

臺鼎世守 怡和衍卿(貞) 胤哲孫秀

德耀道光 永綿佩綬 麟祥斯慶

現在20幾代了吧,我的輩分是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