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壩在泰語中被稱為韓猛,漢的意思是卷起。傳說佛陀釋迦牟尼來此講經時,信眾在地上鋪棉布,請佛陀走過。佛走過去後,信眾又把布卷了起來。這就是韓猛得名的原因。橄欖壩海拔只有530米,是西雙版納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氣候最熱的地方。炎熱的氣候給橄欖壩帶來了豐富的產品。這裏的熱帶水果種類繁多,除了鮮果,還出產大量的果脯,所以橄欖壩隨處可見水果和果脯的市場。橄欖壩的意思是滿婷村,皇宮花園村。裏面有兩個比較大的寨子,壹個是曼松曼,是花園村,壹個是滿婷村,是郭華村。
無論妳走進哪個寨子,妳都會看到典型的緬甸寶塔和傳統的傣族竹樓。景區內椰樹、檳榔樹、芒果樹、菠蘿蜜、繡球果等熱帶植物花卉遍布全村,傣族竹樓掩映在樹叢中,令人大飽眼福。每年傣歷新年,也就是潑水節,去橄欖壩鎮趕集的人都會專程到這裏參觀、祭拜、慶祝節日,熱鬧非凡。而且,每天下午3點這裏都會有壹場表演,然後廣場上會有大型的潑水活動,遊客可以參與其中,玩得開心。野象谷野象谷位於景洪市以北47公裏的猛養鎮,普洱市以北115公裏,213國道西側。西雙版納的野生大象主要生活在猛養自然保護區。
野象谷主要景區內有觀光走道、供遊客觀看野象活動的高架走廊、大樹酒店、森林酒吧等設施。如果乘客有耐心,1、2天內就能看到野生大象在河邊飲水、洗澡。猛養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有近300頭亞洲象,現在馴養了20頭大象(包括表演象)。是中國第壹所大象訓練表演學校。
每天上午11:00-12:00和14:00-15:00為遊客放映節目。沒有額外的費用。和大象合影,每次10元。中國的野象只存在於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中。西雙版納的野象谷是野象活動最集中、最頻繁的地方。因其便利的交通和獨特的熱帶森林景觀,成為西雙版納的旅遊熱點。在那裏,遊客有可能親眼看到野生大象。當然,這樣的機會不多,主要看他們有沒有運氣追上野象。獨特的熱帶雨林景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此外,還可以在景區觀看具有民族風情的表演。門票:70元。
雨林觀光索道,單程票價40元,35分鐘左右,往返60元。交通:從景洪到夜香谷,每個汽車站都有公交車,每半小時壹班,票價12-15元。另外可以從思茅坐車到景洪、猛臘。告訴司機停在野象谷的後門,從那裏進去。可以少走。熱帶植物園熱帶植物園位於西雙版納猛臘縣猛侖鎮。全稱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當地稱為猛侖植物園。熱帶植物園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熱帶森林中,在索羅河與猛侖地區交匯處的葫蘆島上,距景洪75公裏。
這裏建有十三個主題園:熱帶果樹資源園、陰生植物園、棕櫚植物園、水生植物園、國家植物園、藥用植物區、婆羅洲樟樹植物區、香料植物區、竹子植物區、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區、榕樹園、喬木園、名樹園。熱帶植物園,
這座花園建於1959年。在900公頃的土地上,建立了20多個特色植物園,集中了1500多種熱帶植物,使葫蘆島成為熱帶雨林中壹顆璀璨的翡翠。在這裏,各種熱帶雨林景觀讓人流連忘返。看到不屈不撓的大板根、殘忍的勒死植物、氣勢磅礴的獨樹森林、五彩繽紛的空中花園、千奇百怪的老莖盛開、巨幅藤蔓在林中飛舞所組成的壯麗奇觀,令人大開眼界。變色的花朵,使酸果變甜的神秘果實,隨著音樂節奏顫動的舞動的小草,準時綻放的時鐘花,還有劇毒樹漿的見血封喉等奇花異草,都讓人覺得十分神秘,驚嘆不已。
圖為參觀壹個只有壹棵樹的森林。在植物界西雙版納,有許多高大的桑科榕屬樹木榕樹。這裏有幾十種榕樹,如高榕、薄葉榕、斜葉榕、小果榕、平葉榕、巨力榕、達奇榕、枕果榕、金羽榕、黃閣榕等。這些榕樹不擇土,不怕幹旱,不怕熱。它們可以在雨林和山谷中茁壯成長,也可以在寨邊路旁的幹燥山梁上枝繁葉茂。在眾多的榕樹中,有20多種生長良好,生根發芽。樹蔭和單棵樹形成壹片森林,森林是由善於長根的榕樹塑造的。壹棵善於生長氣生根的榕樹,只要有枝有莖,它生長的地方自然會長出氣生根。
早期的氣生根細如麻線,飄飄如塵。樹勢旺盛、枝幹粗壯的榕樹氣生根沿著橫枝生長,壹根壹根排成壹行,掛在樹上。它們越長越大,有的已經沈入土中,有的漂浮在空中,就像掛在樹上的窗簾,營造出壹種讓人遮陽或瀑布的風景。在猛臘縣猛侖景區古老的灰山雨林中,有壹棵百年榕樹,塑造了著名的樹瀑。那棵榕樹的樹枝上長著200多根氣根。這些氣生根有的細如碗口,有的細如麻繩,有的固定在地面後托住石頭,有的隨風飄動。那些粗細不壹的氣生根纏繞纏繞,形狀就像從高處落下的瀑布。
對巖石的撞擊激起了波浪。因為酷似水幕,有人稱之為樹瀑。但也有人說它像繩子做的窗簾,叫榕樹。這種樹瀑和樹簾成為石灰山雨林中的奇觀。樹簾和樹瀑都不是榕樹的終極追求。榕樹上的氣根最終會紮入土壤,形成壹種既像樹幹又像根的柱根。許多柱根與樹幹的枝葉相連,但又形成壹個獨立的森林。單株林在景洪、猛海、猛臘分布廣泛,但知名度較高的是位於羅達發展新區的單株林。這是壹棵高大的榕樹,高約28米,樹齡200多年。樹幹離地10米的地方,兩根粗大的樹枝向左右兩邊延伸,形成壹個雅字。30多根氣生根並排生長在樹枝上,或垂直落入土壤,或生長在樹幹下。形成粗細不壹的柱根,支撐著主樹的主枝向兩側延伸。這些柱子根的形狀和顏色與母樹相同。
壹眼望去,像是壹片森林。這壹棵孤零零的樹,背靠壹座小山,面對壹個平坦的大壩,綠樹成蔭,兩旁是竹樓。它生長在當今的旅遊熱點,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壹切優勢,已經是西雙版納著名的壹景。這單棵樹變成了壹片森林,它已經成為壹棵著名的樹,在《雲南古樹名錄》年被記載。
除了羅達這種單樹林,普文、京內、基諾山、嘎灑、王猛、蒙曼、巴達等鄉鎮都有大小不壹的高大榕樹。猛臘縣的壹棵森林榕樹,坐落在縣民族中學後面的壹個梯田上。它高30米,幾根粗大的樹根在胸徑2米的樹幹附近變成了柱子,營造出獨特的森林景觀。這裏有40米高的榕樹,直徑為20厘米
塑造母親牽手、高架天橋的造型,具有不規則的觀賞價值。景洪市基諾山諾亞村的這棵孤樹,雖然只有9根柱子根,但在母樹的根上生長著壹些根盤,有幾塊1米多高的根盤,向外延伸了3米多,營造了壹種孤樹立於林中,根盤交融的烈士景象。按照氣生根和支撐根的數量,猛海縣巴達鄉曼瓦村的單棵樹變成了森林,不是軍隊也是亞軍。在60米長、10米寬的範圍內,那棵榕樹上生長著200多根氣生根。很多氣生根已經紮進土裏變成樹幹,幾根高約1米的板根向四面八方延伸。
這壹棵孤零零的樹,造型很美,但離城市很遠,其景觀還不得而知。曼飛龍塔曼飛龍塔又名筍塔、白塔,位於景洪市大猛龍鄉曼飛龍寨子後面的山頂上,距景洪市區70公裏,距大猛龍鎮3公裏。塔群由大大小小九座塔組成。白塔以潔白著稱,金色的塔尖,如玉筍破土而出,又被稱為筍塔。該塔為磚石結構,建於傣族歷1024年。傣語塔諾莊隴,意為大頭筍塔,為小乘佛教建築。主塔在中間,高16.29米,塔盤直徑8.6米。八座小塔呈八角形,高9.1米。座位下有佛龕供佛像使用。
每年潑水節期間,滿飛龍寨的傣族人都會聚集在塔前追逐潑水,慶祝傣族新年。白塔南3.5公裏還有壹座金塔(又名黑塔、布朗塔),從大猛龍鎮步行500米即可到達。門票:白塔5元,黑塔免費。風景瀾滄江發源於青海高原的唐古拉,流經西雙版納出境。西雙版納行程158公裏。傣族在古代稱之為南蘭掌,意為百萬頭大象繁衍生息的河流。當地有句話:去了雲南,去不了西雙版納,但沒去過雲南。如果妳沒有在西雙版納乘船遊覽瀾滄江,妳就沒有去過西雙版納。
如果妳乘船遊覽瀾滄江,不爬上巖石看橄欖壩的風景,妳就感受不到傣族村寨的美麗。因為從景洪到橄欖壩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西雙版納最完美的縮影。瀾滄江的遊覽可分為上段和下段。上段的遊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流而上到虎跳巖,到達虎跳巖時,江面已經逐漸萎縮,最窄處只有20米左右。兩岸怪石嶙峋,河水洶湧,兩岸山峰崎嶇。青山相映,構成壹幅自然畫卷。旅遊線下段從景洪乘船下行,經橄欖壩至中老緬三國交界處。礁石多,離開橄欖壩往下開,兩邊山很陡。橄欖壩,素有孔雀翎之稱,也有綠孔雀尾之稱。人們是這樣說的:西雙版納像壹只綠孔雀,橄欖壩是綠孔雀的尾巴。所以說不到橄欖壩,白得盤。
橄欖壩有著濃郁的熱帶南國風光,壹年四季翠綠,房前屋後生長著像雨傘壹樣的高大榕樹,四合院式的傣家竹樓掩映在椰林深處,四周是竹籬,或掛滿枝頭的蜜菠蘿,或結著累累果實的芭蕉樹。其間,穿著鮮艷筒裙的傣族婦女,肩上背著竹籃,從各家各戶走出來,聚在壹起,穿過青翠的果樹,輕盈地走著,像壹群翩翩起舞的孔雀。綠樹成蔭,花果飄香,竹樓幽靜,沁人心脾。空中走廊(望天樹)空中走廊是世界上最高的樹冠走廊,面積超過500米,懸空走廊距離地面36米。空中走廊位於望天樹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