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育新,1923年5月5日出生於江西豐城壹個農民家庭。他3歲喪父,8歲入鄉村小學,而後入中學,歷經坎坷考入廣西大學農學院。這是他家祖輩幾代和鄰近幾個鄉所罕有的。
陳育新1946年大學畢業,獲農學士學位。由於他學習勤奮,成績優秀,留校任助教。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晉升為講師、副教授,直到1982年晉升為教授。陳育新連續執教40多年,嘔心瀝血,為人師表,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全心全意作貢獻。
陳育新專長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先後講授過近10門專業課程。他自編各種教材,親自主持參與各個教學環節,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承擔植保系黨政副職與植病教研室主任等職。1965年,他參加援助古巴工作壹年。1966-1969年,他參加援助越南工作3年,並榮獲越南胡誌明友誼勛章和獎狀。陳育新自1978年起招收碩士研究生,開設真菌學、高級植病學,指導論文定稿等工作,還承擔兄弟院校進修教師的指導任務。他嚴於律己,盡職盡責,刻苦踏實,做到教書育人,不斷改進與提高教學效果和教育質量,並認真想方設法搞好實驗室建設,為培養新生力量而努力。
陳育新重視教材建設,註意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有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他在全國農學專業《植物病理學》統編教材的編纂中擔任編審、副主編。教材出版後,獲1992年農業部首屆農科本科優秀教材優秀獎。他參加了全國植保專業《農業植物病理學》等教材和論著的編寫工作。1985年起,陳育新參加廣西大瑤山區綜合科技開發與扶貧及全國真菌誌的部分編誌任務。這期間,他發表科研論文50多篇,解決了甘薯瘟綜合防治及廣西大瑤山區的靈香草病害等重大問題,榮獲廣西科學大會優秀成果獎,山區技術開發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及國家教委、農業部、林業部頒發的表彰榮譽證書和獎勵。榮獲中國農學會頒發的從事農業科技工作逾半個世紀,成績卓著者的表彰及榮譽證書。
陳育新1956年加入中國***產黨。先後擔任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中南分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廣西農學會常務理事、顧問,廣西植病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廣西植保學會理事、顧問。廣西科協委員、廣西農業廳技術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廣西植保》副主編、顧問。廣西高校學銜委員會委員。廣西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評委。《廣西植保史》編委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