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1個月有多少天

1個月有多少天

1個月有多少天

大月有31天

小月有30天

來月有28天

閏月有29天

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閏年的2月是29天,非閏年的2月是28天。月是歷法中的壹種時間單位,傳統上都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壹個月的長度,壹個月(太陰月)的長度大約是29.53日,即壹輪“朔望月”。

年月日,是壹種指計時單位,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年月日,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根據精確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壹周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壹個回歸年。而從壹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壹次新月的時間間隔為29.5306平太陽日,這叫壹個朔望月。

壹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了壹周(壹圈)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回歸年”。歷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采用回歸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數。公歷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壹閏,每百年少閏壹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歷法上叫做“歷年”。

壹年,又是氣候變化的周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獲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早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周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把壹年作為制訂歷法的根據。

擴展資料

計算方法

歷法是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歷法"。以回歸年為單位,在壹年中安排多少個整數月,在壹個月中又安排多少個整數天的方法和怎樣選取壹年的起算點的方法就叫歷法。

歷法問題的復雜性全在於回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周期太零碎,它們同"日"之間的關系,不像公裏同米之間的關系那樣簡單;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不能通約。

所以,歷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兩個周期。由於這兩個原因,歷法壹般地分為三類;太陰歷、太陽歷和陰陽歷。側重協調朔望和歷月關系的叫太陽歷,簡稱陽歷;兼顧朔望月和回歸年、歷月和歷年的叫陰陽歷。

無論哪壹種歷法,都有壹個協調歷日周期和天文周期的關系間題。在原則上,歷月應力求等於朔望月,歷年應力求等於回歸年。

但由於朔望月和回歸年都不是整日數,所以,歷月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歷年須有平年和閏年之別。通過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的適當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歷月等於朔望月,或平均歷年等於回歸年。這就是歷法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