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翻譯,段不弟,故不言弟

翻譯,段不弟,故不言弟

翻譯:

***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壹、原文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誌。不言出奔,難之也。

二、譯文

《春秋》記載道:“鄭伯克段於鄢。”意思是說***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壹樣爭鬥,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趕走***叔段是出於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

三、出處

《左傳》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春秋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各諸侯國之間開始了互相兼並的戰爭,各國內部統治者之間爭奪權勢的鬥爭也加劇起來。為了爭奪王位,骨肉至親成為殊死仇敵。

隱公之年(公元前772年),鄭國國君之弟公叔段,謀劃奪取哥哥鄭莊公的君位,莊公發現後,巧施心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段,誘使***叔段得寸進尺,愈加驕橫,然後在鄢地打敗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二、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把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局交代得清清楚楚,且記敘了人物的行為,刻畫出了人物的性格,還融入了作者的政治說教,表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真正達到了微而顯、婉而辯、精而腴、簡而奧的辯證統壹。

文章僅七百余字,結構完整緊湊又波瀾起伏,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動傳神,顯示出了較高的藝術水平。全文語言生動簡潔,人物形象飽滿,情節豐富曲折,是壹篇極富文學色彩的歷史散文。

三、作者簡介

左丘明(約前502壹前422),春秋末期史學家。

左丘明曾任魯國史官,孔子編訂六經,左丘明為解析六經之壹《春秋》而著《左傳》,亦著《國語》。

《左傳》《國語》兩書記錄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史料翔實,文筆生動,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被史學界推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文宗史聖” “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

百度百科-鄭伯克段於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