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西漢·戴聖《禮記·聘義》:“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晉書·周顗傳論》:“ 顗 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曰‘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
宋 邵博《聞見後錄》卷四:“惜哉 仲淹 ,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不至於聖,其聖人之徒歟!” 王闿運 《湘綺樓論唐詩》:“《北征》猶不免粗獷處;如‘垢膩腳不韈’、‘數日臥嘔泄’等句,亦是詩中之壹病,然瑕不掩瑜耳。”
示 例:1、柳之文長於記,特惜~,惡敢與泰山北鬥並駕齊驅。(清·陶曾佑《中國文學之概觀》)2、據說大多數觀眾還是對這部電視劇給了很好的評價,大概是說,即便存在壹些缺點但依然是優點大於缺點,缺點也就不那麽醒目,意思是瑕不掩瑜。但是《走西口》這部電視劇卻不同,生活在陜北和山西北部地區的人,特別是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陜北和山西大同、朔州地區的人都非常清楚這部電視劇存在多少疏漏,該劇試圖以點帶面或以壹域而蓋全邦,這分明就是錯誤的做法,導致原本壹部很好的電視劇變成了壹堆成不了羅緞的爛棉花,嚴格來說應該是瑜不揜瑕,《走西口》這部電視劇並沒有充分尊重歷史,也沒有充分尊重曾經“走西口”的先輩們,更沒有尊重那個年代的事實真相。(殷謙·《電視劇《走西口》走向失敗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