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讀音為niào niào,相關內容如下:
排尿(micturition)尿在腎臟生成後經輸尿管而暫貯於膀胱中,貯到壹定量後,壹次地通過尿道排出體外的過程。排尿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復雜反射活動。
1.輸尿管功能
輸尿管主要由平滑肌組成,能作蠕動運動,從腎盂向下傳布。蠕動波每分鐘約發生1~5次,每次歷時約7秒,每秒約前進3厘米。
隨著蠕動波的進行,可將尿液噴入膀胱。輸尿管的下端斜著穿入膀胱三角區的兩側。當蠕動波到達時,即引起入口的開放。但膀胱接受尿液而膨脹時,卻使入口處受壓而關閉,這樣就阻止了膀胱內尿液倒流。
關於輸尿管蠕動波產生的原因,以往曾認為是腎盞和腎盂充滿尿液而被動地擴張後所引起的;但現在認為,輸尿管平滑肌同心肌和胃腸平滑肌壹樣,也有起步點,能自發地產生動作電位,從而引起輸尿管的蠕動。
人體輸尿管的起步點細胞,位於腎小盞及其附著於腎實質的部分。腎小盞的積尿可影響起步點細胞的活動,但對其動作電位的產生並不是必要的。
2.膀胱尿道功能
人的膀胱是中空的肌肉囊。位於骨盆的前部,由韌帶與盆腔相連。男子的膀胱附於前列腺的基部;女子的膀胱在子宮的前下方,附於子宮頸和陰道前壁。排空時,膀胱萎陷;貯尿時,膀胱增大,呈梨狀。可容納500~600毫升尿液。
膀胱壁內襯皺褶的粘膜。它與輸尿管和尿道的粘膜相連續。膀胱壁外層有平滑肌纖維束交織成網構成的逼尿肌。
在膀胱和尿道連接處,平滑肌纖維束較多,形成交叉的肌肉襻,稱為尿道內括約肌,它只是在功能上起到括約肌的作用,而在結構上並不是真正的環狀括約肌。
尿道在通過尿-生殖隔膜的過程中被環狀的橫紋肌纖維包圍。這個橫紋肌環組成尿道外括約肌。膀胱與尿道,在胚胎發生上均源於泄殖腔的排尿-生殖部。在結構上或是在功能上同屬於壹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