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出處和含義如下:
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 琢釘戲,了無 遽容。融謂使者日:‘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
單句含義: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字面意思是鳥巢既傾覆,其卵當皆破。用來比喻壹人 罹禍,全家老少不得幸免。據《魏氏春秋》記載:“(孔)融對 孫權使有汕謗之言,坐棄市。”臨事,他的子女無動於衷。原來二人預料必被株連,故以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為喻。後也泛指事之整體被毀滅,其個體也無以保全。
原文翻譯:
孔融被捕,朝廷內外都很驚恐.當時,孔融的兒子大的才九歲,小的八歲,兩個孩子依舊在玩 琢釘戲,壹點也沒有恐懼的樣子.孔融對前來逮捕他的差使說:"希望懲罰只限於我自己,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 "這時,兒子從容地上前說:"父親難道看見過打翻的鳥巢下面還有完整的蛋嗎 "隨即,來拘捕兩個兒子的差使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