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著的偏旁部首是目,拼音zhe?zhuó?zháo?zhāo。
二、釋義:
[ zhe ]
1、表示動作的持續:他打~紅旗在前面走。他們正談~話呢。
2、表示狀態的持續:大門敞~。茶幾上放~壹瓶花。
3、用在動詞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詞後面,加強命令或囑咐的語氣:妳聽~。步子大~點兒。快~點兒寫。手可要輕~點兒。
4、加在某些動詞後面,使變成介詞:順~。沿~。朝~。照~。為~。
[ zhuó ]
1、穿(衣):穿~。吃~不盡。
2、接觸;挨上:附~。~陸。不~邊際。
3、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著在別的物體上:~筆。~眼。~手。~色。~墨。不~痕跡。
4、著落:尋找無~。
5、公文用語,表示命令的口氣:~即施行。
[ zháo ]
1、接觸;挨上:上不~天,下不~地。
2、感受;受到:~風。~涼。
3、燃燒,也指燈發光(跟“滅”相對):爐子~得很旺。天黑了,路燈都~了。
4、用在動詞後,表示已經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睡~了。打~了。猜~了。
5、入睡:壹上床就~了。
[ zhāo ]
1、下棋時下壹子或走壹步叫壹著:高~兒。支~兒。
2、同“招3”
3、放;擱進去:~點兒鹽。
4、用於應答,表示同意:這話~哇!。~,咱們就這麽辦!
三、字源解說:
造字本義:動詞,古人在宰牲或祭祀的日子,將筷子插在煮熟的豬頭或其它獸頭上,以示敬請祖先和神靈欽享他們虔誠的供獻。“著”的字形,從“箸”演變到“著”,再從“著”演變到“著”,已面目全非,但在文言、半白話、現代漢語中使用活躍,讀音與含義,都極為復雜而多變。
附壹 ?文言版《說文解字》:箸,飯攲也。從竹,者聲。
附二 ?白話版《說文解字》:箸,吃飯時用來夾菜的筷子。字形采用“竹”作邊旁,采用“者”作聲旁。
擴展資料:
壹、字形演變:
二、相關組詞:
1、跟著[gēn zhe]?
跟
2、看著[kàn zhe]?
眼看著。謂轉瞬間。
3、沈著[chén zhuó]?
鎮靜;不慌不忙:~應戰。勇敢~。
4、著落[zhuó luò]?
下落:遺失的行李已經有了~了。
5、著急[zháo jí]?
急躁不安:別~,有問題商量著解決。時間還早,著什麽急?
百度百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