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端午節的端是什麽意思

端午節的端是什麽意思

端午節的端是初始的意思。

1、“端午”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之所以叫端午,是因為端是開頭、初始的意思,《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端五”就是“初五”。

2、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五月初壹叫端壹,初二叫端二,數到初五,就是端五,“五”和“午”諧音,“端五”就稱為“端午”了。

3、端午節,是從古至今保留下來的壹個悠久傳統,古人寫端午的詩詞不勝枚舉,端午節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擴展資料:

1、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2、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註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