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詩歌鑒賞中 渲染與烘托 襯托的區別 渲染 烘托 襯托的區別

詩歌鑒賞中 渲染與烘托 襯托的區別 渲染 烘托 襯托的區別

渲染與烘托—詩歌中的渲染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對同壹事物,可以從正面渲染,也可以從側面烘托.

烘托,也是襯托,只不過烘托不是壹般的襯托,它還要用氣氛的渲染來加重襯托的力度.也就是說,烘托側重於指氣氛的襯托.例如王昌齡的《少年行》,前兩句就描寫了壹種非同尋常的氣氛,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豐滿.烘托常常是用情感色彩濃烈場景來實現的,例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寫就有烘托作用.再如杜甫用特定的景色“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天地壹沙鷗.”來烘托作者孤獨寂寞的心情.

反襯,是襯托手法的壹個方面,顧名思義,就是說襯托與被襯托之間的關系是相反的.用美好的景物寫快樂和用淒苦的景物來寫悲哀,就叫襯托、陪襯、烘托;用淒苦的景物來寫歡樂和用美好的景物來寫悲哀,就叫反襯.例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就是反襯的名句.再如辛棄疾的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詩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上闕寫回顧少年時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襯如今飽嘗愁苦又有苦難吐的心情.

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壹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條件來突出主體.反襯就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襯托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