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閩南三神湯:山藥、茯苓、芡實,加雞內金為閩南四神湯,兩個方劑在某些地區可能在藥物上有些出入,不過都是由藥食兩用組成的,對於調理脾胃非常有效,這個方在老百姓眼裏,都是用於調理小兒脾胃,其實對大人脾胃氣虛和病後調理也是很好的湯藥,壹般與豬肚燉,在閩南是比較受歡迎的藥膳之壹,這在藥店也是有賣現成的,價格也比較便宜,我通常把它磨成粉,讓病人服用,每天小量,堅持服用,或者把它當成調味料,加入菜中炒。
3.入腎湯:其實是六味地黃湯的變法,各藥店可能提供組成有些不同,不過都是由壹些相對平穩的補腎藥組成的,壹般有茯苓、山藥、山茱萸、破故紙、枸杞、川芎、澤瀉等,老百姓通常有治療頭暈和腰酸的癥狀,對於男性很適合。(要想皮膚好,女多吃四物湯,要想夫妻好,男多吃入腎湯),此外如果以手腳冰涼為主的,可以加入肉桂、肉蓯蓉等補腎陽藥物,這時就叫做大八味。
3.串氣湯組方:黃芪、歸尾、木瓜、淮牛膝、薏苡仁、桂枝,這個方經常與豬肘同燉,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骨外傷初愈,手足麻木等.。
? 肺炎膏:也叫安樂七仙大福膏,是香港藥,我們這邊老百姓比較看重香港藥,如濟公散治療頭痛、紅花油、雙飛人藥水治療皮膚病、風油精等。我用肺炎膏經常治療咳嗽(輔助),將其抹在天突穴,也用於治療燒燙傷、皮膚瘙癢、還有外傷等,此外香港粉(香港爽身粉)對於收濕斂瘡效果比壹般爽身粉好。
? 4.紅花油:用香港紅花油泡腳可以治療寒證的腳後跟骨刺增生,這也是我治療痹癥的小方之壹,也可用花椒煎湯泡腳。
? 5.生姜驅寒湯:生姜幾片,蔥白幾段,粳米三四粒,壹碗水大火煮開即可,趁熱服下,對於流清鼻涕、怕冷的外感風寒非常有效;也可生姜煮開,加入紅糖制作生姜紅糖水,不可不適用於糖尿病人,生姜紅糖水也可治療女性寒性痛經。
? 6.小人參湯:即米湯水,對於重病初愈、調理脾胃非常方便有效,且經濟實惠。
? 7.酸鹹烏梅湯:閩南農村有很多人家裏自制酸鹹烏梅湯,對於食物中毒、腹脹的病人非常有效,小時候比較貪吃,經常把胃吃到撐,於是喝上壹小湯勺自制酸鹹烏梅湯,倍感舒服。
? 8.鎮驚茶:我們這邊有位“先生媽”用黑狗毛包上紅紙,放在小孩子的枕頭下,可治療小兒驚啼,不過我沒有試過,不知有沒效果,不過治療這種病,農村也有有效湯方,如金子或秤砣或路邊三粒沙與幾粒大米同煮成鎮驚茶 ,現在市面上也有賣治療這種病,如八寶驚風散等。
? 9.帶狀孢疹經驗方:雄黃少許,竹渣(取幹竹子壹根,用小刀輕輕刮,地上落下許多小碎片),將這兩樣與皮康王混合使用,這個小方治好了我媽的帶狀孢疹,所以我記憶猶新。另外也有找人(從事金銀紙,燒香用的)畫符,他那裏有支筆,只要用這支筆把皰疹圈住,就不會擴散,而且會縮小,然後再畫,有點像十月圍城,直到把敵人殲滅,後來學醫以後才得知該筆是朱砂筆,此外治療該病也可用燈芯灸、拔罐刺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