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麻仁有什麽作用?

麻仁有什麽作用?

麻仁壹般指火麻仁。

火麻仁,中藥名。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幹燥成熟種子。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具有潤腸通便之功效。常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

入藥部位幹燥成熟種子。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胃、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潤燥殺蟲。

主治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秘。

臨床用名有火麻仁、炒火麻仁。

中醫古籍相關論述

《本草求真》:[批]潤燥滑腸。

火麻仁專入脾、胃、大腸。即今作布火麻之麻所產之子也。與胡麻之麻絕不相似。味甘性平,按書皆載緩脾利腸潤燥,如傷寒陽明胃熱,汗多便閉,治多用此,蓋以胃府燥結,非此不解。汪昂曰:胃熱、汗多、便難,三者皆燥也。汗出愈多、則津枯而大便愈燥,仲景治脾約有麻仁。成無已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麻仁之甘以緩脾潤燥。張子和曰:諸燥皆三陽病。更能止渴通乳。及婦人難產,老人血虛,產後便秘最宜。弘景曰,麻子中仁合丸藥,並釀酒大善,但性滑利。許學士雲:產後汗多則大便秘,難於用藥,惟麻子粥最穩,不惟產後可服,凡老人諸虛風秘,皆得力也。至雲初服作瀉,其說固是,久服能令肥健,有補中益氣之功,亦是燥除血補而氣自益之意。若雲竟能益氣,則又滋人歧惑矣。但性生走熟守,生用破血利小便,搗汁治產難胞衣不下,熟用治崩中不止。

《本草新編》:火麻仁,味甘,氣平,無毒。入陽明大腸經及足太陰脾臟。益氣補中,催生下乳,去中風汗出、皮膚頑痹,潤大腸風熱結澀便難,止消渴而小不能行,破精血而血脈可復。產逆橫生易順,沐發可潤。此物性過於潤,凡燥結者,可借之以潤腸,而脾氣虛者,斷難多服。至於吞之可以見魅,祝之可以辟瘟,俱非近理之談,而不老神仙尤為荒誕。產後宜戒,慎勿輕投之也。

或問火麻子宜於大便燥結之人,《本草》所載其功用,亦果多乎?夫火麻子實有功用,但宜於實癥,而不宜於虛癥而已。

《本草分經》:甘,平,滑利。緩脾潤燥,滑腸,治胃熱便難。

《本草思辨錄》:仲聖麻仁丸證,是脾受胃強之累而約而不舒,於是脾不散精於肺,肺之降令亦失,肺與脾胃俱困而便何能下。麻仁甘平滑利,柔中有剛,能入脾滋其陰津,化其燥氣。但脾至於約,其中之堅結可知。麻仁能擴之不能破之,芍藥乃脾家破血中之氣藥,合施之而脾其庶幾不約矣乎。夫脾約由於胃強,治脾焉得不兼治胃,胃不獨降,有資於肺,肺亦焉得不顧,故又佐以大黃枳樸攻胃,枳二抑肺。病由胃生而以脾約標名者,以此為太陽陽明非正陽陽明也。兼太陽故小便數,小便數故大便難。治法以起脾陰化燥氣為主,燥氣除而太陽不治自愈,故麻仁為要藥。治陽明府病非承氣不可,故取小承氣之大黃枳樸而復減少其數也。

復脈湯用之,則佐姜桂以通陽,佐膠地麥冬以益陰,與後世取汁煮粥以治風治淋,總取乎潤燥抉壅,柔中有剛也。

現代藥理研究

1.火麻仁有通便作用,能刺激腸粘膜,使分泌增多,蠕動加快,減少大腸吸收水分,而起瀉下作用。

2.火麻仁有降血壓作用。火麻仁乙醇提取物分別給麻醉貓及正常兔灌胃,半小時後均出現緩慢降壓作用。

3.火麻仁有降血脂作用。

4.火麻仁可降低血清睪酮水平,並能減少精液中精子的密度,有壹定抗生育作用。

5.火麻仁有致畸作用。火麻仁的石油醚提取物,能引起妊娠安全期雌性大鼠體重降低,阻礙生長,並使四肢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