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èn
讖,漢語二級字, 拼音chèn,註音ㄔㄣ_,部首訁部
漢字首尾分解:訁_
漢字部件分解:訁人人戈壹
筆順讀寫:點、橫折提、撇、點、撇、點、橫、豎、橫、橫、橫、豎、橫、橫、橫、提、斜鉤、撇、點。
基本字義:
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兇的隱語。
指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書。~記(預言將來的文字圖像等)。~語。
詳細字義:
形聲字,含義:將來能應驗的預言、預兆。
同本義 [augury;prophetic remark]。迷信的人所稱將來能應驗的預言、預兆。
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兇的隱語。
讖兆預言吉兇的先兆。
讖記預言未來事象的文字圖錄。
讖書預言將來事情的書。
讖語指將來應驗的話,當時無意間說出,壹語成讖。
讖緯 chèn wěi
讖書和緯書的合稱。流行於漢代的壹種迷信。讖是秦漢間巫師、方士編造的預示吉兇的隱語,緯是漢代迷信附會儒家經義的壹類書。
讖緯之學
主要以古代河圖、洛書的神話及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為理論依據,將自然界的偶然現象神秘化,並視為社會安定的決定因素。盛行於西漢後期,東漢末期漸衰。
緯神學在西漢末年的哀、平之際大興,王莽與劉秀就分別利用圖讖、符命,作為“改制”與“中興”的合法依據。在這些事件的推波助瀾之下,到了東漢,讖緯神學更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