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請問黃巢那首《不第後賦菊》詩的詩意以及詩名是什麽意思啊?

請問黃巢那首《不第後賦菊》詩的詩意以及詩名是什麽意思啊?

詩名《不第後賦菊》,顧名思義,“不第”是指科舉考試落榜,科考上榜叫“及第”,黃巢,生卒年不詳。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私鹽販出身。富有資財,自幼讀書,才思敏捷。青年的時候,喜歡擊劍騎射,且深通文墨。他曾幾次赴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都落第。這首詩的題目,《全唐詩》作“不第後賦菊”,大概是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但《清暇錄》只說此詩是黃巢落第後所作,題為“菊花”。 因此,《不第後賦菊》這個詩名可能是後人所加,並且我們從詩意來分析,也是與詩名不符的。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重陽節有賞菊的風俗,相沿既久,這壹天也無形中成了菊花節。這首菊花詩,其實並非泛詠菊花,而是遙慶菊花節。因此壹開頭就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意即等到菊花節那壹天。不說“九月九”而說“九月八”,是為了與“殺”、“甲”葉韻。這首詩押入聲韻,作者要借此造成壹種斬截、激越、淩厲的聲情氣勢。“待到”二字,似脫口而出,其實分量很重。因為作者要“待”的那壹天,是天翻地覆、扭轉乾坤之日,因而這“待”是充滿熱情的期待,是熱烈的向往。而這壹天,又絕非虛無縹緲,可望而不可即,而是如同春去秋來,時序更遷那樣,壹定會到來的,因此,語調輕松,跳脫,充滿信心。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我們可以看看這句詩的措詞,“沖天”、“透”、“滿”、“盡”、“黃金甲”,這些詞簡單通俗,但是卻氣勢雄渾,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的陣陣濃郁香氣,直沖雲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想象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采的壯偉,意境的瑰麗,都可謂前無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筆下,最多不過把它作為勁節之士的化身,贊美其傲霜的品格;這裏卻賦予它農民起義軍戰士的戰鬥風貌與性格,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使它從幽人高士之花成為最新最美的農民革命戰士之花。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壹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現出壹種豪邁粗獷、充滿戰鬥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鬥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沖”、“透”二字,分別寫出其氣勢之盛與浸染之深,生動地展示出農民起義軍攻占長安,主宰壹切的勝利前景。 因此,多次“不第後”應該是灰心喪氣的,至少總有些失落,而這首詩處處體現的是鬥誌昂揚的戰鬥精神,再次論證詩名可能是後人添加。這首詩的賞析參考了玉煙的日誌,無意抄襲,是因為他的賞析確實到位精準,語言優美,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