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丁肝病毒的英文縮寫

丁肝病毒的英文縮寫

丁肝病毒英文縮寫:HDV;英文全稱:hepatitis D virus 擴展資料

 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HDV感染呈世界性分布,但主要分布於南意大利和中東等地區。其傳播方式主要通過輸血或使用血制品,也可通過密切接觸與母嬰間垂直感染等方式傳播。高危人群包括藥癮者及多次受血者。

 臨床實驗

 動物實驗與臨床研究表明,HDV的感染需同時或先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感染的基礎。HDV與HBV的同時感染稱為***同感染(coinfection);發生在HBV先感染基礎上的hu感染稱為重疊感染 (superinfection)。許多臨床表明,HDV感染常可導致HBV感染者的癥狀加重與病情惡化、因此在暴發型肝炎的發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 HBsAg攜帶者重疊HDV感染後,常可表現為急性發作,病情加重,且病死率高。

 實驗表明:丁肝的臨床表現與丁肝病毒的感染方式有關,不同的感染方式,表現也就有差異。

 1、丁肝病毒和乙肝病毒壹起感染。

 (1)急性丁肝病毒的相關性肝炎,其臨床及生化特點與乙肝相似,癥狀輕,肝組織損害也不太嚴重,偶爾可見兩次轉氨酶高峰,但是最後可痊愈。

 (2)暴發型肝炎,臨床癥狀及肝損害相對於前者嚴重,且病死率很高。這是因為急性乙肝病毒血癥時間延長,乙肝病毒復制逐漸增多從而為丁肝病毒復制提供了良好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丁肝病毒引起的肝損傷程度就會很嚴重,加之乙肝病毒引起的肝損害可誘發暴發型肝炎

 2、重疊感染丁肝病毒

 (1)自限性肝炎

 壹般臨床癥狀不嚴重,病程較短,有自限和恢復的傾向。

 (2)慢性進行型丁肝,這是由慢性乙肝惡化或者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轉變為進行性活動性肝炎,病情嚴重,呈進行性發展,慢性活動型肝炎及肝硬化最常見的組織學損害,預後較差。肝組織中的丁肝抗體持續陽性,血中的丁肝抗原壹過性出現,丁肝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M及丁肝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G呈高滴度並持續不降。

 致病機理

 HDV 的致病機理與免疫性還不清楚。壹般認為HDV對肝細胞有直接的致細胞病變作用。在HDV感染黑猩猩的動物實驗中,HDV—RNA的消長與肝臟損害的程度相關。丁型肝炎的收藏,HDAg主要存在於肝細胞核內,隨後出現HDAg血癥,可用免疫熒光、放射免疫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以及核酸雜交技術進行檢測。但患者標本應先經去垢劑處理,除去表面的HBsAg以暴露出HDAg,才能檢測到。HDAg可刺激機體產生特異的抗—HDV,先是lgM 型,隨後是lgG型抗體的出現。在慢性感染過程中所檢出的抗體常以lgG為主。

 治療

 迄今,對HDV感染尚無特效治療藥物,有報道長療程的幹擾素治療,可改善患者的癥狀。切斷HDV的傳播途徑是主要預防措施之壹,如盡量避免反復輸血或使用血制品,戒除藥癮,嚴格註射器、針頭與針灸針的消毒,認真做好病人的早期診斷與隔離,患者排泄物與用品的消毒等。此外,防止醫源性傳播對本病的預防也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