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鄱的拼音

鄱的拼音

鄱,漢語二級字,讀作鄱(pó)。形聲字。從邑,番聲。

壹、漢字釋義

(1)縣名,鄱陽縣。鄱陽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歸屬上饒市。

(2)本為春秋楚之番邑,秦置番縣,西漢改名番陽,東漢始作鄱陽。治所在今江西省鄱陽東。如:鄱湖(鄱陽湖的省稱在江西北部,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3)周代地名,屬魯國,在今山東滕州。

二、鄱陽湖簡介

鄱陽湖,古稱彭蠡澤、彭澤、官亭湖、揚瀾、擔石湖,位於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第壹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鄱陽湖,是長江中下遊主要支流之壹,也是長江流域的壹個過水性、吞吐型、季節性重要湖泊。

湖區面積,在平水位(14米~15米)時湖水面積為3150平方公裏,高水位(20米)時為4125平方公裏以上。但低水位(12米)時僅500平方公裏,?[2]據2008年水文資料,當湖水位22.59米時,湖泊面積為4070平方公裏。

鄱陽湖水系、航道水路和湖名由來:

1、鄱陽湖水系

鄱陽湖水系是由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及各級支流,加上青峰山溪、博陽河、樟田河、潼津河等獨流入湖的小河,以及其他季節性的小河溪流和鄱陽湖組成,以鄱陽湖為匯聚中心的輻聚水系。鄱陽湖水系是壹個完整的水系,各大小河流的水均註入鄱陽湖。

2、航道水路

鄱陽湖是古代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唯壹水道。湖口是鄱陽湖航道連接長江航道的主要關口。為鄱陽湖入長江水道,長65公裏,寬3~14公裏,湖區內,東、西兩大水道為鄱陽湖水運大動脈,吳城至湖口為Ⅲ級航道,常年可通航1000噸級船舶。南山往北有1.6公裏港道通都昌鎮碼頭。

3、湖名由來

鄱陽湖名由來,歷來說法不壹,主要有兩種主流說法始終博弈:其壹以地為名;其二以山為名。以鄱陽山為名是較主流,並為多數人接受的壹種說法。《輿地紀勝》卷23饒州載,“湖中有鄱陽山,故名鄱陽湖。其湖綿亙數百裏,亦名彭蠡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