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須彌藏芥子是什麽意思?

須彌藏芥子是什麽意思?

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意思是偌大壹個須彌山塞進壹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剛剛合適。形容佛法無邊,神通廣大。

《維摩經不思議品》:“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壹詞原是梵文音譯,相傳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在佛經中也稱為“曼陀羅”。 同時這個須彌山在佛教中極具意義,它又稱須彌樓、曼陀羅,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名山。據佛教觀念,它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為佛家的宇宙觀。而“芥子”是芥菜的種子,有白、黃、黑之品種。芥子,極其微小。“須彌芥子”,言偌大的須彌山納於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無處不在。

芥子納須彌

唐朝江州刺使李渤,有壹次問智常禪師:“佛經上所說的‘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我看未免太玄妙離奇了,小小的芥子,怎麽能容納那麽大的壹座須彌山呢?這實在是太不懂常識了,是在騙人吧?”

智常禪師聽了李渤的話後,輕輕壹笑,轉而問:“人家說妳‘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麽回事呢?”“當然了!當然了!我何止讀書破萬卷啊?”李渤顯出壹派得意洋洋的樣子。“那麽妳讀過的萬卷書現在都保存在哪裏呢?”智常禪師順著話題問李渤。李渤擡手指著頭腦說:“當然都保存在這裏了。”

智常禪師說:“奇怪,我看妳的頭顱只有椰子那麽大,怎麽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妳也在騙人嗎?”

李渤聽了之後,立即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壹切的禪理,有時從事上去說明,有時從理上去解釋。所以,要知道宇宙世間,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須彌藏芥子是事實,芥子納須彌是禪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無障礙,那麽這就是遊刃有余地理解禪理了。

南朝齊代,婺州義烏縣(今浙江金華)出了個很有名的居士,名叫傅翕。他用佛經中“芥子納須彌”之深義,敷演句偈,說得極為生動、形象:

須彌芥子父,芥子須彌爺。山水坦然平,敲冰來煮茶。

傅翕多次談到芥子和須彌的關系,比喻諸相皆非真實,巨細可以相容,以此勸世人不要執著於眼前的名利、地位、榮譽等,事物是會轉化的,榮華富貴不過是過眼煙雲。他在行將入滅之際,作《還源詩》以示眾弟子——

還源去!生死涅盤齊;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還源去!說易運心難;般若無形相,教作若為觀。

還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

還源去!觸處可幽棲;涅盤生死是,煩惱即菩提。

還源去!依現莫隨情;法性無增減,妄說有虧盈。

還源去!何須更遠尋;欲求真解脫,端正自觀心。

還源去!心性不思議;誌小無為大,芥子納須彌。

還源去!解脫無邊際;和光與物同,如空不染世。

還源去!何須次第求;法性無前後,壹念壹時修。

還源去!心性不沈浮;安住二三味,萬行悉圓收。

還源去!生死本紛綸;橫計虛為實,六情常自昏。

還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煩惱病,自飲勸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