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民族英雄的介紹

民族英雄的介紹

晚晴的民族英雄——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字仲因,號滋圃,江南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人,行伍出身,但很註意習文,曾說:“吾不能習詞賦,封章啟事,有用於時,此吾之學文也。”他所上奏章公文,必親自動手削稿。嘉慶八年(1803年)二十三歲時考取武庠生,歷任把總、千總、守備、遊擊、參將、副將等軍職。道光六年(1826年)任太湖營水師副將,同年以督押海運漕米船自吳淞到天津,途中雖遇驚濤駭浪,仍能安全抵達,因之受到特別嘉獎。次年提升為江南蘇松鎮總兵。道光十三年(1833年)署江南提督,十四年授廣東水師提督。支持林則徐實行禁煙。1841年2月英軍進攻虎門時,在靖遠炮臺率孤軍英勇奮戰,創痕遍體戰死。著有《籌海初集》。

關天培調任廣東水師提督的這年,正是英國商務監督律勞卑率兵船蠻橫闖入廣東省河之後,為了加強海防,清政府調他到這個當時是全國對外交往和貿易的唯壹口岸廣州。關天培面臨著艱巨的任務,為了專心致誌搞好海防,先令妻子奉老母歸裏,自己帶著三個家丁到廣州赴任。就任後,他“親歷重洋,遍觀厄塞”,根據虎門的險要形勢,進行嚴密設防,設置了三重門戶:以沙角、大角兩炮臺為第壹重門戶;南山、鎮遠、橫檔三炮臺為第二重門戶,並將其中的南山炮臺加以改建,加築石基,增設月臺,改變炮位過高的弱點,改稱為威遠炮臺;獅子洋口的大虎門炮臺為第三重門戶。這三重門戶也就是三條防線,緊緊地把守住珠江口的南大門。他壹方面在第二、三防線之間,威遠、鎮遠與橫檔的適當地段設置大鐵鏈和木排,以阻攔敵闖入內洋;另方面又親自監督鑄造大炮八千斤、六千斤者四十尊,六千斤以下者數百尊,分置各炮臺,以加強防守力量。與此同時,他又加緊訓練水師部隊,親自駐紮在虎門督軍操練,每年二月末、八月初,“分飭本標將備,率親兵五百余名,分赴威遠、鎮遠、橫檔、大澆、永安、鞏固六處,練習炮準,其大角、沙角炮臺等處,***兵六百四十名。每次操練可十日為度”。他還將建設虎門要塞的經驗和匯集的有關資料,編成《籌海初集》四卷並附有許多詳細的地圖和訓練圖、表等,以資參考。

這時鴉片煙流毒全國,英、美的鴉片躉船源源不斷東來,鴉片走私貿易極為猖獗,關天培積極協助兩廣總督鄧廷楨進行偵緝。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林則徐到廣東後,關天培更是盡力支持和配合禁煙運動,取得了迫使義律繳出二萬余箱、袋鴉片,並在虎門全數銷毀的偉大勝利。在林則徐的贊助下,他又在武山上的威遠炮臺和鎮遠炮臺之間新修築起壹座大炮臺,名為靖遠,炮洞六十八個,配炮六十位。其建築之堅固與火力之充沛,為虎門各炮臺最。當時關天培除自鑄鐵炮外,還在林則徐、鄧廷楨的大力支持下,從澳門等地購進洋炮二百多尊,並嚴格訓練大批招募來的水師兵勇,改革編制,將大鵬營由營改為協,撥副將駐紮那裏,與香山協相呼應,又雇用壹批米船、紅單船、拖風船,利用有利地形與軍民在海上與陸上的緊密協作,切實做到嚴陣以待,以迎擊來犯的敵人。林則徐對關天培這些整頓防務的努力予以很高的評價,稱贊他“殫精竭慮,寢食以之”。

由於關天培在廣東沿海的嚴密布防,使英國侵略者在這個時期的挑釁與襲擊都未能得逞。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七日(1839年9月4日),義律率兵船二艘、貨船三艘到九龍山口岸以索食為名,突發炮火,進行挑釁活動,遭到大鵬營參將賴恩爵率領的水師猛烈反擊,狼狽逃跑。兩個月以後,九月二十八日(11月3日)義律又阻擋英國商船具結,破壞中英正常貿易,挑起穿鼻之戰,這次戰鬥可說是揭開了中英鴉片戰爭的序幕,實際上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開始。在這次戰鬥中,關天培親臨督陣,雖手背受傷,仍奮不顧身,執刀屹立,督令弁兵,對準英艦連轟數炮,使它遭到重創,倉皇遁去。此後十天內,英艦又接連向官湧守軍發動六次進攻,結果都被增城營參將陳連升等所率領的守軍所擊退,獲得全勝。戰鬥結束後,關天培得到清政府的嘉獎,在道光帝的上諭裏寫道:“此次攻擊夷船,提督關天培奮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著賞給‘法福靈阿巴圖魯’名號”,並下令“交部從優議敘,以示獎勵”。

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督率水師,堅守陣地,並積極組織漁船、蟹艇,利用各種機會襲擊侵略軍。道光二十年十壹月(1840年12月),琦善以欽差大臣和兩廣總督的身份抵達廣州,壹反林則徐之所為,遣散兵勇,盡撤海防,將關天培數年來辛苦經營的虎門三道防線並木排鐵鏈全數加以毀棄。關天培為此感到十分痛心,壹再要求琦善采取抵抗的積極措施,都遭到拒絕。這年十二月十五日(1841年1月7日),英軍突然襲擊並攻占大角、沙角炮臺,副將陳連升壯烈犧牲,虎門形勢十分危急。當時,關天培與總兵李廷鈺各只有弱兵數百,分守靖遠、威遠兩炮臺,請琦善派兵支援,琦善僅遣兵二百進行敷衍。道光二十壹年二月初六日(1841年2月26日),英軍大舉進攻虎門諸炮臺,而守軍才幾百人,關天培在孤軍無援的絕境下,決心死守陣地,將自己的財物全部分贈將士,鼓勵他們英勇殺敵,他與遊擊麥廷章等晝夜督戰。敵軍在占橫檔、永安等炮臺後,集中兵力進攻靖遠和威遠炮臺,關天培親燃大炮自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與敵激戰達十小時之久。敵人自炮臺背後進攻,關天培身被數十創,猶持刀拚殺,最後英勇犧牲,遊擊麥廷章及所部戰士數十人也都壯烈捐軀。

關天培在犧牲前特地委派家丁將他的廣東水師提督官印送走。他早已作為國捐軀的準備,開戰前給家人寄去壹個匣子,內放幾枚牙齒和幾套舊衣服,表示自己必死的決心。他的屍體由家丁在亂屍中找到,身體的壹半已被炮火全燒焦了。出葬的那天,“士大夫數百人縞衣迎送,旁觀者或痛哭失聲”。

關天培血戰虎門

1841年2月26日,民族英雄關天培率部在虎門與英國侵略者激戰時壯烈犧牲。

關天培,江蘇淮安府山陽縣人,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這時候,外國侵略者看到清政府腐朽昏庸,千方百計企圖打開中國的大門,擴大對中國的侵略。關天培到任以後,親自查看海防要塞,決定增修和加強虎門炮臺,並加緊操練軍隊。1839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到廣東禁煙。關天培成為林則徐的得力助手。他壹面積極協助林則徐收繳外商鴉片,壹面認真布置海防,督造排樁,設置鐵鏈,準備抵禦侵略。

1840年7月,英水手在尖沙嘴壹帶橫行霸道,殺死壹無辜村民,林則徐提出抗議,要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交出兇手,義律不但不交,反而乘機擴大侵略,接連幾次向廣東沿海武裝進犯。關天培身先士卒,率領將士嚴陣以待,英勇抵抗,屢次打敗英軍,使他們的侵略行動未能得逞。

義律看到關天培率領的兵力強大,不敢任意挑釁,而英國的鴉片販子仍在繼續走私鴉片。關天培積極配合林則徐,搜捕鴉片走私船。鴉片戰爭爆發後,關天培在林則徐領導下,率兵英勇反擊英軍,英軍無法侵占廣東,只得分兵北上,進犯天津。而昏憒的道光皇帝卻屈從了侵略者的要求,下令將林則徐革職,派直隸總督琦善替任。